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专题]气候变化
 
[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普通资讯 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表明立场[12-11]
    正在波兰波兹南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进入第十天,离12日闭幕只剩下最后3天时间,但各代表团之间的谈判进展缓慢,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就其中的深层次原因,《人民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外交部气候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  记者……

    普通资讯 欧盟各国在批准能源气候草案问题上仍存在分歧[12-11]
    中新网12月11日电 综合报道,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法国官员10日表示,气候变化是将要举行的欧盟峰会的重要内容,会议的决定将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按照《东京议定书》的规定,欧盟国家需要在2009年前达成一项协议,承诺在2012年降低温……

    普通资讯 法官员说波兹南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有积极成果[12-09]
    新华网波兰波兹南12月8日电(记者 刘向 张章)出席在此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法国代表团官员布里斯·拉隆德8日说,在本次大会上,大多数国家的代表团都认为,“一定不能让金融危机延缓或者阻碍应对气候变化有关计划的实施”,这是大会取得的一个……

    普通资讯 英科学家警告:不要肆意夸大气候变化事实[12-08]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物理学家称,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还不能预测全球变暖会不会影响到单个国家,夸大研究成果将导致严重后果。 伦敦经济学院统计学教授莱尼·史密斯说,目前很多科学家研究成果过分地夸大,这将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也浪……

    普通资讯 波兹南联合国气候大会各方立场盘点[12-02]
    去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目标是2009年年底前完成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新安排的谈判并签署有关协议。时隔一年,12月1日至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又将在波兰的波兹南市召开,欧盟、美国、……

    普通资讯 南极威尔金斯冰架面临崩塌[12-01]
    新华社巴黎11月28日电(记者  李学梅)  欧洲航天局28日发表公报说,卫星图片显示,南极威尔金斯冰架又出现了新的裂痕,这将增加冰架分崩离析的危险。   公报说,11月26日,欧航局“EN鄄VISAT”环境观测卫星利用……

    推荐资讯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中国中部气候季节出现明显改[11-29]
        新华网武汉11月29日电(记者沈翀)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中国中部气候季节出现明显改变。29日,监控华中气候变化的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并以湖北为样本作了具体的数据分析……

    普通资讯 欧洲11国期待欧盟拿出合理的能源气候问题建议[11-25]
        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24日同欧洲10国外长会谈后表示,他们希望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下月访波时能拿出合理的能源气候问题建议。     据波通社报道,波……

    普通资讯 北京多部门联合积极应对气候变化[11-20]
    11月18日,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应英国前奥运皮划艇教练戴维·特雷恩的倡议,在“生命之桨”上签名,以表达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  据了解,“生命之桨”签名活动是2007年由戴维·特雷恩发起的,旨在通过鼓励青少年种植柳树,并用长成的柳树制……

    普通资讯 温室气体酸化海洋 威胁海底生物链[11-18]
    国际性海洋环境保护组织Oceana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由于全球变暖形成的污染日趋严重,珊瑚、龙虾、蛤类以及位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很多其它海洋生物很可能将无法适应越来越酸化的海洋环境。  Oceana的这份报告以过去几年来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就温……

    普通资讯 联合国: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仍呈增长之势[11-18]
    中新网11月18日电 目前距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波兹南会议还有两个星期的时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7日表示,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继续呈现增长。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交的数据显示,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具有……

    普通资讯 [组图]全球变暖 2035年喜马拉雅山冰川或完全消失[11-17]
         2006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考察队从拉萨出发,朝着神秘的喜马拉雅山的方向行进,揭开了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四国科学家首次联合对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进行综合科学考察的序幕。新华社记……

    普通资讯 全球变暖将影响吉野樱花期[11-17]
    新华社东京11月15日电 日本九州大学研究人员日前预测,如果全球变暖趋势进一步发展,日本各地的吉野樱(一种樱花)花期将受到不同影响,致使40年后日本关东和九州的一些地区可能再也看不到吉野樱绽放的美景。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14日报道,……

    普通资讯 持续五千万年的变暖趋势可能终结[11-17]
    本报讯 科学家声称,地球可能面临严酷的结冰期,寒冷的空气可能让加拿大、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的很多地区永久结冰,同时他们声称,现在饱受攻击的温室气体可能会在未来防止结冰,但并不意味着世界要停止遏制温室气体的所做的努力,该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

    普通资讯 科学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会阻止地球升温[11-14]
    一项最新公布的研究表明,由石油制品或其他有机物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悬浮颗粒物虽然对空气构成了污染,并威胁人类健康,但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地球升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1月13日说,美国、中国、印度和欧洲的科学家在对亚洲上空由悬浮颗粒……

    普通资讯 日本环境省:日本去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创历史纪录[11-13]
        日本环境省12日宣布,日本2007年换算成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创纪录的13.71亿吨,比1990年增加8.7%。2007年7月新潟县中越海域发生地震后,东京电力公司的柏崎刈羽核电站一直处……

    普通资讯 未来气候变暖将影响东北粮食生产[11-12]
    专家认为对大豆、水稻总体有利,对玉米、春小麦弊多利少,应未雨绸缪  东北粮食产区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面临历代农民都没有经历过的高温。这是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最近给出的分析结果。据IPCC估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幅……

    普通资讯 全球气候变暖速度空前 已达5000年来最剧烈[11-11]
       气候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根据对北极和北大西洋的生态环境的研究,目前的气候变暖趋势速度空前,是5000年以来最剧烈的气候变化。  ……

    普通资讯 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11-10]
    据新华社电 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出席“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强调,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形势下,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绝不能动摇,行动绝不能松懈。  温家宝说,……

    普通资讯 从发达国家获得应对气候变化核心技术,难![11-10]
    如果纯粹在自主创新的语境下,“能否从发达国家获得核心技术”这个问题只有唯一一个答案———休想;但当问题限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时,答案则应该是肯定的。因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等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

366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