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坐落于南太平洋上的岛国基里巴斯平均海拔仅2米左右。面对逐渐升高的海平面以及其他气候变化因素的威胁,该国成为前景最为黯淡的小岛国之一。据路透社报道,日前基里巴斯一位37岁的公民(Ioane Teitiota)向位于奥克兰的新西兰国家高等法院提……

记者28日从中国农科院获悉,由该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唐华俊主持的国家973计划项目“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及适应机制研究”近日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的8篇论文同时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区域环境变化》上。 科研人员以……

蚯蚓正在“辛勤耕作”(图片作者:莱恩·麦克维/华盖图片社)蚯蚓会成为全球气候的救星吗?今年早些时候,蚯蚓被一些人视作气候变化的主要元凶,但这一“罪名”也许并不成立。据《新科学家》杂志消息,全球五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土壤,而蚯蚓则在其中发……

印尼东南苏拉威西省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一份新科学研究称,10年内或许会发生一场严重的气候变化。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可能因此受到破坏。(自NBC)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根据一项新的科学研究,在不远的未来,全世界将迎来一场严重的气候危机。……

亚洲开发银行日前发表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称,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到2050年,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最多将使东亚地区100多万人面临不得不迁移的风险,主要受害者是中国。这份报告对不同程度的气候变暖对东亚的影响进行了估算,分析对象包括中国、日本……

肯尼亚内罗毕附近,当地居民走过一具动物残骸。非洲东北部非洲之角地区以及周边的肯尼亚、乌干达等国2011年遭遇60年一遇罕见大旱,受灾人口超过1200万。(资料图片) 主持人:王 怡(本报记者) 嘉 宾:凯丽·克蕾德(联合国基金会气候科……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3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融资会议上指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一个关键是扩大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领域。他呼吁各方加大公共和民间融资,建立更好的融资机制,使这些投资流向最需要的地方。 潘基文表示,气候融资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

图:由于易受气候变化影响,濒危的山地侏儒负鼠已被指定为搬迁物种。图片来源:蒂莫西·阿奇(Timothy Arch)/澳大利亚联合通讯社 为了搬迁因气候变化而流离失所的动物,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近日制定了一个缜密的计划框架。 据英国《卫报》……

人民网10月19日讯 据亚洲开发银行网站消息,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在新发布的报告中发出警示:因为气候变化,东亚23个城市中约1,200万人将面临一系列风险,包括海平面上升、暴风雨袭击以及更为严重的干旱等,预计将造成8,640亿美元的资产损失……

2013年联合国气候大会11月将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但在各方利益冲突不断、气候变化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联合国气候谈判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今年6月在德国举行的联合国2013年第二轮气候变化谈判取得进展但也遭遇……

据路透社消息,据最新发布的研究成果称,到本世纪中叶,数十亿人所生活的地区的温度将远远高于历史纪录, 新气候还将衍生“新环境”,给当地自然与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研究表明,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上升,到2047年全球年平均气温将高于1860-20……

联合国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在11日北京举行的气候传播国际会议上,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和媒体纷纷寻求解决之道,并开出各自建议的“药方”。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信息处主任张……

气候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可能远超人们想象。11日在北京召开的气候传播国际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描绘了未来气候变化之下的生活图景。 “气候变暖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在会上开门见山。她指出,最近三十……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在人们的生活中频现,气候变化现象正以各种方式对当地的动植物以及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人们不断在问,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将会是怎样的状况呢?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个确定现代气候影响……

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 (李晓喻)怎样唤起普通民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如何集全社会之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将于10月11日在北京开幕,来自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届时将为这些难题支招。 作为一种传播活动,气候传播……

中新网10月10日电 据《世界日报》报道,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和研究员9日说,如果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持量持续稳定增加,地球大多数地区的气温将在本世纪中期升到前所未有的高温。 他们估计,到了2047年,地球大多数地区的年平均气温……

化石燃料驱动人类文明前进,同时也改变着地球面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已是事实。面对严酷现实,我们该如何保护城市? 海水凶猛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过去一个世纪里,人类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效应气体,导致地球温度上升超过……

中国网9月30日讯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9月28日报道,西班牙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在最近的三十年中,西班牙全国的平均气温上升约1.5度,远高于欧洲平均值0.9度和世界平均值0.8度。 27日,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9月2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3:自然物理基础》的决策者摘要,报告称,人类影响“极其可能”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在95%以上。 与前几次评……

三江源资料图(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鄂陵湖资料图(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扎陵湖资料图(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新华网西宁讯 青海省气象局近日发布的《三江源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决策咨询报告》称,近50年来三江源地区平均气温显著增暖,导致源区多……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