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专题]气候变化
 
[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普通资讯 [组图]全球变暖可能令恐龙再次出现 湿热气候蜥蜴[08-15]
    2亿多年前,地球迎来了巨型恐龙的时代,体长十几米、体重数吨的恐龙随处可见。这样的情景会再次出现在地球上吗?科学家表示,如果全球变暖持续下去,蜥蜴可能进化成恐龙那样的巨型爬行动物,地球可能再次迎来“恐龙时代”。生活在湿热环境中的恐龙  不仅人……

    推荐资讯 [图文]美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正在持续变暖[08-15]
    图片说明: 图为2012年的全球地表温度与1981年到2010年的平均地表温度的比较。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2012年全球依然处于气候变化的威胁之下。海平面上涨,冰雪消融,海洋温度升高,北冰洋和格陵兰岛冰川融化等气候极端现象的发生情况都打破或……

    推荐资讯 [组图]美科学家称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主要因素[08-12]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在一份声明中指出人类活动是过去5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是过去140年全球绝大多数地区地表温度平均升高大约0.8摄氏度的最重要原因。地球物理联合会指出森林砍伐、城市化和颗粒污染将……

    普通资讯 [图文]气候变暖引发海洋生物向两极迁徙[08-09]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市美国国家生态分析与合成中心(NCEAS)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系统的影响后发现,因为海洋温度上升,海洋物种正在向两极转移其地理分布,并且要比基于陆地的同伴速度快很多,平均……

    普通资讯 温室效应加剧导致极端气候频繁 将是未来发展趋势[08-09]
    人民网8月8日北京电 (欧兴荣)今夏,高温天气持续“烧烤”江南地区,不少地方纷纷打破百年高温纪录,与此同时,华北、东北、西南、华南等地却暴雨不断。气候如此两极分化,对此,气象专家认为,全球变暖,对流层的变暖尤其显著,随着水循环加速,极端的旱……

    普通资讯 [图文]加勒比海大量珊瑚礁消失 气候变化和污染或[08-07]
    珊瑚礁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家园。  据英国媒体8月1日报道,全球著名调查机构卡特琳研究近日表示,近年来加勒比海珊瑚礁大量消失,其主要原因或为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等。    加勒比海被认为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珊瑚自然保护区,然而……

    普通资讯 全球气候变暖 北极熊皮包骨饿死[08-07]
    据联合早报网援引英国《卫报》消息,位处北极圈的挪威Svalbard群岛发现令人震惊哀痛的一幕。  研究北极熊长达40年的专家Dr. Ian Stirling表示,他们发现一头北极熊在Svalbard群岛饿死,“相信他是饿到再无力气倒下死亡”……

    普通资讯 奥巴马政府新的气候行动计划提上日程[07-30]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重启了一度停顿的气候变化议程。最近,他在乔治敦大学发表演讲时详述了气候计划新规,承诺削减美国发电厂的碳排放,同时采取其他全国性的行动,包括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据路透社报道,由于国会不可能通过气候立法,奥巴马的政府班子将依靠……

    普通资讯 地球冰层融化速度仍待研究[07-24]
    图:春季的格陵兰岛西南部,随着积雪和冰面的融化,冰原上逐渐出现了蓝色水面。(自法新社)由于人类所掌握的卫星数据有限,迄今为止,人们所进行的最新研究仍然无法确定,地球南北极地区冰面的融化速度是否比过去更快。这是一个颇为严重的问题。如果冰面的融……

    推荐资讯 全球变暖趋缓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07-24]
    本报记者 江世亮  近期,我国同时出现持续多日的暴雨和高温天气,南方多个省市突破历史极值,华北多个地方暴雨成灾,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  这些气象事件产生的背后因素是什么?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能给出何种解释?关于未来的气候……

    普通资讯 [图文]岛礁等生态系统可帮助抵御气候变化带来的[07-24]
    据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表明,沙丘、珊瑚礁等自然屏障保护了美国海岸线免受许多(67%)由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灾害。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报告中称,海平面的上升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使美国海岸线的16%都处于“高危”状态。但是如果没有了……

    普通资讯 [图文]利用气候变化预测 日本开发粮食收成预测新[07-23]
    “地球模拟器”是世界上最顶尖的超级计算机(图片来源:NEC网站)  据日本《每日新闻》7月22日报道,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日前开发出了利用气候变化预测来帮助小麦、水稻收成预测新方法,可在收获前3个月确定作物是否丰收。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方……

    普通资讯 日英研究显示全球变暖或为洪水频发诱因[07-19]
    近年来,世界各地洪水频发,仅2013年遭受洪水灾害波及的地区就有加拿大、印度及中欧等地,有研究认为,全球变暖极有可能是其诱因之一。 据日本共同社7月18日报道,由日英两国研究人员共同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6月份……

    普通资讯 [组图]科学家称全球变暖可导致小型食草蜥蜴变巨[07-18]
    生活在4000万年前的巨型蜥蜴,被称之为“Barbaturex morrisoni”。通过对这种蜥蜴的化石进行分析,科学家认为4000万年前的气候变暖导致食草蜥蜴生长成10英尺(约合3米)长的巨蜥。全球气候变暖能够让这种现象再次出现(图片来……

    普通资讯 新研究称全球升温1摄氏度或致海平面升2米[07-17]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温室气体可导致海平面在未来数个世纪持续上升,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海平面可能上升超过2米。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基于早期气候数据和计算机模型得出结论,在……

    普通资讯 [组图]美国学者:“水坝”建筑师海狸影响气候变[07-17]
    海狸资料图 (图片来源:blogbus)  一直以来,在科学家们的眼中,海狸水坝对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防洪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其对气候变化同样作用明显。  如何影响气候  欧洲殖民者入侵北美大陆之前,大约有4亿只海狸生存于此,……

    普通资讯 [组图]气候变暖 南极玻璃海绵数量“大爆炸”[07-17]
    海绵生活在较冷的深层水域(图片来源:wiki)  气候变化号召人们开始行动,甚至对南极地区的玻璃海绵亦是如此。  这些米色的鳞茎拥有复杂的二氧化硅骨骼(包括六放海绵纲中的数个物种),且已知它们在寒冷深渊中生存。玻璃海绵小的有拳头大,而大的则……

    普通资讯 英气象局发布未来十年气候预测 分析方法存争议[07-16]
    在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工作,Doug Smith发表了一份详细的预测在未来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气候将如何变化。他和同事预测,全球变暖在经历短暂的停滞后,速度会显著加快,在几年内,世界气温将会突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西班牙……

    普通资讯 [组图]世界最大冰臼旁开挖新臼 对气候研究意义重[07-16]
    冰臼是古代冰川存在的证明,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证据(图片来源:视界中国)  冰臼并不是第一次被发现,但是像白龙潭这么深这么大的实属罕见。(图片来源:百度)  新冰臼被发现 再度引发关注  继2010年发现世界上最大的冰臼后,近日,在延庆县……

    普通资讯 [组图]墨西哥湾水下现远古森林可揭数千年之内气[07-16]
    水下森林(图片来源:University Herald)  科学家近日在墨西哥湾水下18米处勘测发现一片远古水下森林,具有至少5万年历史,这些远古树木直径达到2米,年轮显示存活数千年。这片水松森林在海洋沉积物下掩盖着,在无氧环境下保存了5万……

366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