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来自德国的Kjell Kuhne,是环境组织Leave it in the Ground Coalition (LINGO)创始人。他在7月13日开幕的第五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上演讲,号召青年行动起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图为……

7月13日,第五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IYSECC 2013)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盛大开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刘健,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副巡视员涂瑞和,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峰会吸引了来自全世界5个大洲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对海平面升高而言,格陵兰岛和南极冰盖融化、其他冰川的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各贡献约三分之一。仅占全球陆地冰1%的其余冰川不容小觑。 来自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网络版上说,他们利用卫星……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报告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全球各地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极端气候事件,从欧洲的热浪到澳大利亚的干旱,再到巴基斯坦的洪水。这是2011年10月15日由国际空间站第29期驻站宇航员拍摄的包括尼罗河三……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近日表示应辩证看待气候变暖现象。他还指出,所谓升温2℃后,陆地生态系统中约30%的物种将灭绝的“托马斯预言”没有坚实的科学根据。 二氧化碳是温度变化的反馈因素 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时间尺度,……

中新网武汉7月7日电 (曹旭峰 王苗 王慧)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科研项目《气候变化对长江中游典型湖泊湿地的影响》近日在武汉通过验收。该项目将对长江中游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与改善,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长江中游水系发达,是中国湿地资源集中分布……

由德国、中国和美国等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2日警告说,若不能有效阻止全球变暖,本世纪末全球可能有十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气候变化影响的热点区域,面临粮食减产、水资源缺乏、生态系统失衡和人体健康等多重风险。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等20多个机……

二氧化碳被认为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但科学家也猜想,世界某些区域植被覆盖率的增长得益于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提高,这一过程被科学家称为“二氧化碳施肥效应”。日前,澳大利亚科学家证实这一猜测。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3日发表声明说,该机构一……

建筑、能源、食品、旅游和运输等10个行业受环境变化影响最大 如果能开发出适应环境变化的产品和服务,可从绿色经济中获益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在伦敦发布报告称,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挑战,但同时也带来发展机遇,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因此发生变化。……

美国多个州连续几年出现高温极端天气,近日,美国西部地区正遭受一轮高温酷暑天气的侵袭。 当地时间28日,一股强劲的高压系统进入美国西部地区,给该地区带来了极端高温天气,并将持续到周末。加州著名的高温之地“死亡谷”气温预计高达54摄氏度,接……

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公布了美国第一份全国气候行动计划,其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发电厂的碳排放,并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 一些环保组织发表声明,认为奥巴马向全世界发出了积极信号。但也有部分环保组织说,奥巴马政府承诺的行动“远远不足”,尽管……

法国为全球Argo计划研制的新型浮标Deep Arvor (图片来源:欧盟全球Argo计划网站) 科学家们正在把浮标放入海中获取数据 (图片来源:欧盟全球Argo计划网站) Argo计划最新全球监测网分布示意图:截至到2013年6月19……

日前,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频发,给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德国等国家带来了粮食紧缺、经济萎靡等问题。但这些并不是影响其经济的唯一原因。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委托普华永道公司开展的最新研究报告称,其他国家的极……

新华网巴黎6月26日电(记者郑斌)法国外长法比尤斯、环境部长巴托和负责发展事务的部长级代表康芬26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公布的美国第一份全国气候行动计划。 &……

6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位于首都华盛顿的乔治敦大学宣布一揽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举措。此举意在实现竞选承诺,为其第二任期留下政治遗产。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制定新标准 奥巴马宣布的新举措主要为:指示环保署为新建和已有发电厂制定碳污染排……

中国气象报记者李竞 自2011年10月北京开展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以来,北京气象部门以“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为切入点,通过努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信心更充足、方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随之而来的是气象预报准……

中国的青藏高原一直是极端气候研究的对象。它是世界上最广阔的高海拔地区,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公里。由于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这里的广阔地域吸收了比位于海平线的地区更多的太阳能量,因此这里冬季严寒,夏季酷热。而且实验模型预测,夏季高原地区的空……

日本地区的鬼脸天蛾(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鬼脸天蛾背上的人脸图案(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报道,日本神奈川县秦野市的田地上发现了背部花纹像人脸一样的大型蛾子。这种蛾子的学名为鬼脸天蛾,一般生活在南方地区,在神奈川县县……

近日,纽约市长麦克·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宣布,未来十年政府将投入二百亿美元用于应对由气候变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与酷暑天气。由于去年飓风桑迪造成了大范围的破坏,政府被迫出台一份超过四百页的计划,其中约250条涉及新增防……

人民网6月10日讯 据西班牙《起义报》今天报道,科学家们警告说,气候变化正接近不归点,加勒比地区处在气候灾难的边缘,必须在所有层次上采取紧急的行动。这是牙买加科学家孔拉德·道格拉斯日前说的。道格拉斯和其他科学家参加了5月15至16日联合国教……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