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新华网日内瓦3月28日电 (记者吴陈杨京德)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8日发布的报告称,证据表明气候变化导致了包括热浪、高温纪录、强降雨等在内的极端天气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的发生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等出现了变化。极端天气和气象事件在一……

数位海洋学家上周三发表一份研究报告称,如果人们不加快研究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措施,那等到2100年,气候变化给全球海洋带来的危害可高达每年两万亿美金(1美金约为人民币6.3元,下同)。 这项研究发现,如果对日渐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加以限制……

23日是“世界气象日”,内蒙古多地围绕“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倡导市民呵护家园,低碳生活,提升城市宜居质量。 研究:近50年内蒙古气候变暖明显 昨日,记者在内蒙古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最新研究结果……

科学家称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频发 3月28日消息,在过去几十年,干旱、高温、大洪水为人类带来无数灾难,而科学家认为,所有这一切都和全球气候变化有关。 在2011年,美国遭遇了14个与气候有关的灾难,共造成至少140亿美元损失;而2003……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3月25日报道,一项计算机模拟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球气温可能比上世纪上升1.4摄氏度至3.0摄氏度,气温升幅高于以往得出的结论。科学家们表示,最新研究旨在探索未来更宽泛的可能性,以帮助更好地应对气候系统的不……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23日,自治区气象局召开专家座谈会,我区气象专家就西藏灾害性天气气候特征、西藏气象灾害易损性(危险)区划、近几年灾害……

记者张永报道 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在其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年度声明”中表示,2011年是自1850 年有记录以来的第11个最热年,同时也是最热的拉尼娜年。今日精彩推荐 云南持续干旱 数百水库干涸“气象科普进列车”在世界气象日……

3月2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波托马克河畔,骑车人经过晨雾中盛开的樱花。3月2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波潮汐湖畔,一对老人走过晨雾中盛开的樱花。 近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市区波多马克河公园里的环湖樱花树全部怒放,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游人。因全球气……

再迎又一个“冷冬” “这几天天气真是怪,一会儿热到快30℃,一会儿又冷到10℃多,太反常了吧?” “不是都说全球气候变暖吗,怎么今年南方阴雨不断、北方大雪纷飞,冷得不得了呢?”……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连日来,借着气象专家公开接受咨……

新华社日内瓦3月23日电(记者 王昭 杨京德)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当天在日内瓦说,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全球气候变化速度加剧,这十年也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世界气象组织称,自1971年以来,全球气候变……

伦敦摄政公园里的花朵在温和的春日绽放。(图片来源:奥利弗?还瑞斯(Olivia Harris)) 欧盟首席科学顾问近日史无前例地警告欧盟,称其不要将经济低迷作为借口来推迟控制气候变化的行动。 尽管目前许多欧盟国家正削减公共预算……

全球气候变暖,格陵兰冰川加速融化。(资料图) 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21日报道,英国国家气象局日前发表报告指出,地球表面温度自1900年以来上升了0.75℃。美国太空总署(NASA)根据从人造卫星所获得的数据公布地……

日前发布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和先前的推测不同,格陵兰冰盖可能在全球温度上升幅度更小时就全部融化,从而使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加剧,后果更加严重。大量的陆地冰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长期性上升数米,威胁到千百万人的生计。 据路透……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应对法》(建议稿),目前已经完成初稿起草工作,现公开征集框架和条文修改的建议。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环境保护部的协调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瑞士双边合作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应对……

两会上的有关信息显示,中国正努力探索多种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要开展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试点。 “我国在环保问题上的基本态……

联合国日前发布报告称,全球许多地区长期面临着水源短缺的问题。如果不抵御水浪费行为,随着食物需求增长以及气候变化的,缺水危机将会进一步加剧。 在近日举办的世界水资源论坛开幕前夕,联合国发布了该项报告。报告称,当前面临着诸多难以解决的挑战,这……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是否停滞?人类活动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能否预估?气候变暖影响利大还是弊大?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我国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北方干冷,南方湿冷,遭遇了连续第二个“冷冬”。除了我国,从亚洲到欧洲,不少地区遭遇罕……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消息 澳大利亚东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夏季出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水。澳大利亚劳工党创立的政府气候委员会3月1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近2年暴雨频发、洪水泛滥不仅和拉尼娜现象相关,全球变暖也难辞其咎。 2010年和2……

美国三份环境问题报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升高,从缅因州到墨西哥湾再到美国西海岸正受威胁;美国这些沿岸地区的将近500万人,在2030年面对百年一遇严重水灾的风险加大一倍。 美国气候中心组织的生态专家斯特劳斯说,南佛罗里达可能抵受不了……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3月13日讯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近年来,国家林业局注重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积极承担和完成国家赋予的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任务。为贯彻落实局领导的重要指示,发展林业碳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