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政策动态文章列表

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我国将加快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以有效化解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维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

“十二五”中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将扩大到四项,即在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基础上增加氨氮、氮氧化物。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官员近日在昆明表示,“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望成中国新一轮五年计划的约束性指标,应对气候变化的既定目标也将确保完成。

新华网天津11月6日电(记者 周润健)气候变化立法者国际论坛6日在天津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在论坛开幕式上说,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起草中国的应对气候变化法,修改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

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新华社电 新华社10月27日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于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建议》共分十二个部分,分别是:加快……

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联合完成了2010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

2006年初,人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看到中国节能减排的目标,那是一个被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2010年末实现单位GDP能耗比2005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在离最后期限不到……

作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将力争用15到20年左右时间,使全国水土流失区得到初步治理或修复,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演替。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等五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固体吸附/热脱附-气……

全面推进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也是中国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而做出的选择。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包括的建筑业及建筑施工、住宅产业、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镇供热、城市燃气、城镇供排水(包括中水回用和污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园林绿化、村镇建设、……

主题为“低碳路径 绿色转型 科学发展”的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高峰论坛在山西太原开幕。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作主题发言。

中国将进一步深化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将在能源领域开展六方面工作。

人民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 扎西)“中国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已成定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16日举行的第六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上透露,2010年第二季度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幅比一季度回落近1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

人民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刘毅)第六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国际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展览会,今天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论坛主旨报告中指出,我国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已成定局。“十二五”期间,将……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会议指出,经过多年努力,……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向媒体通报,为满足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敦促上市公司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部近日将出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人民网天津9月14日电 (记者陈杰)节能减排是否还将成为“十二五”规划约束性指标?今年自然灾害频发是否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全年3%物价调控目标可否实现?正在天津出席2010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副部长王超8日在厦门举办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保建设发展研讨会上说,中国要进一步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保建设,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开展节能环保国际合作,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截至目前,中国国家级经……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