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将出台 消减PM2.5时间提前
全国性行动计划将出台
来自多个渠道的消息称,最快本周国家将出台全国性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由于细颗粒物的成分复杂,其主要成分约 50%来自燃煤、机动车、扬尘、生物质燃烧等直接排放的一次细颗粒物;约50%是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气态污染物,经过复杂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细颗粒物。
因此本次的大气防治规划,将对准燃煤电厂、机动车、扬尘等治理对象。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是重点,但是范围将扩大到全国。
其中首要的任务是大幅消减燃煤量,如北京城市的燃煤电厂将可能搬迁。同时黄标车也将加大淘汰力度,机动车年检也会加强,提高机动车燃油标准。至于北京周边的省份,则不仅仅是减少燃煤电厂,还可能涉及到重化工业清洁化转型的问题。
“京津冀地区有100万辆黄标车要淘汰,仅此一项,PM2.5中机动车的污染排放会减少一半。”一位环保专家表示。
而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的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重亟待大幅下降。北京、天津、山东的年燃煤数量在2000多万吨、6000多万吨,3亿吨。
环保部在2012年修改了空气质量标准,其中新增加了PM2.5指标,新国标规定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中要求PM2.5监测21小时平均浓度值在35到75微克/立方米之间。
本次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针对全国范围,而不仅仅是重点区域。同时过去针对重点区域的一些措施也要细化。比如像北京的PM2.5要求很严格,十二五提出年均浓度要下降15%,十三五再继续下降15%,但是周边地区下降幅度不大。
比如《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对河北、天津的要求是,十二五PM2.5浓度只需要下降6%。
约束性指标完成时间表或将提速
根据记者了解,此次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可能提速环境达标的时间。那么,大部分省市大气污染防治计划也可能面临调整。
在近期的北京科博会上,骆建华发布的一份《未来10年中国环境战略路径》的报告称,到2030年,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新颁布的国家空气质量二级以上标准。按照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东部地区应该在2020年达标,中部地区可以晚一些,比如到2025年达标,西部地区最晚,在2030年达标。
如果按此目标,则已有规划需要调整。实质上,有地方已经开始提速。
比如以重庆为例,根据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庆只需要在十二五期间PM2.5减排6%。
但是今年5月重庆市政府通过的《重庆市环保“大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提出,到2017年的目标:主城区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16%。记者获悉,重庆已经初步规划,2030年完全达标(二级空气标准)的要求。
由于2017年距离2015年只有2年,显然重庆不可能在2010-2015年的5年内PM2.5年均浓度下降6%,而从2013-2017年的5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16%,这意味着《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重庆减排标准提高。
重庆环科院大气所所长周志恩指出,重庆过去并没有PM2.5监测,提出降低PM2.5的要求,也是最近的事情,现在提出5年PM2.5浓度下降16%,“实际上显然难度是太大了。”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