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低碳经济,离我们还有多远

Eedu.org.cn 作者:柳森    资讯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9

  ●主持人:本报记者柳森

  ●嘉宾:冯之浚(国务院参事)

  有人说,在这个环保口号格外炫目的年代,“低碳经济”的说法可能会让你犯晕。但是,这个世界的前进步伐真的迈得很快。也许,就当你还没来得及反应“什么是低碳”时,已经有人开始拿着它,频频亮剑世界舞台了———

  就在日前,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碳预算”的国家;美国总统奥巴马力谏要给“碳排放”戴上紧箍咒,在2012年前使碳排放指标成为所有公司经营战略的组成部分;早在去年8月,韩国总统李明博就正式提议把“低碳素的绿色增长”作为韩国新的核心愿景之一。

  柳森:近来,不少国家在构建“低碳经济”方面动作频频。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我们仍然仅仅以一种看热闹的方式,视其为一个时髦的新词儿,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进步的主流了?

  冯之浚:的确如此。其实,“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本身并不难懂,更难言炫目。它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是它的基本特征,应对碳基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比如煤炭、石油)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则是它的基本要求。但超越这些停留在字面上的概念阐释,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探索,将意味着人类对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旧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思考。

  无论是19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为标志的重工业革命,还是20世纪以计算机等高科技发展为标志的信息革命,都导致了人类能源需求持续大幅的增长。而人类为了获取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能源,大量消耗了化石能源,致使位于地层中沉积碳库的碳以较快的速度流向大气碳库,从而引发了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灾难性问题。

  既然高碳排放已经引起全球碳平衡失调,并明显地威胁到我们地球家园的生态平衡,那么,人类就应该及早采取措施,将发展“低碳经济模式”摆上议事日程。

  柳森:不过,也有人提出,“低碳经济”的愿望很好,但发展低碳经济之难,难在“立足当下”。就以我国为例,未来三十年,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仍将处于加速推进阶段,加上13亿人口的生活质量亟待提高,无论是能源需求还是能源消耗,都处于不可避免的快速增长阶段。如此现实压力,势必也会给我国推动低碳经济带来很大挑战吧?

  冯之浚:你所提到的还只是我国所面临的压力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依照著名的卡亚公式原理,人均“碳足迹”取决于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含碳量等几个变量,由此计算中国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我们还将在国际上遭遇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当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作为一个政治议题之后,我们必须采取有力行动加以应对,将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压力何尝又不是一种动力呢?换个角度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的需要,还是缓解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上面临的国际压力的需要。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完全符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

  如今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性重视,可以在奥巴马近日的一番讲话中管窥一斑———“我们在赢得清洁能源技术竞赛的同时,还要处理好由于长期依赖石油进口导致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我们已经不是在保护环境和刺激经济中做出抉择,而是在繁荣与衰退中选择取舍。哪个国家清洁新能源技术领先,那个国家将引领21世纪的全球经济。”同理,推动低碳经济对于我国而言同样时不我待。

  柳森:在推动低碳经济的进程中,淘汰落后产能、以大规模生产替代小规模生产,重点扶持开发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低碳能源是较为人们所熟知的途径。那么,除此之外呢?

  冯之浚:与上述途径并行不悖的,是大力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科技,是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对于包括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在内的各项技术创新分支,我们都应及早从理论、原理、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切入,寻求技术突破,建立起系统化的能源科技储备。只要用心谋划,低碳经济的发展完全能与我国现阶段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近来,我国继推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正在酝酿推出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这对于相关产业的发展无疑也是一大利好。

  柳森:如今,尽管“低碳”的概念已广为人知,但我们还是常常会听到人们的疑问,“低碳经济离我们到底有多近呢?”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尚未普及的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并不容易接触到。

  冯之浚:其实,“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联合国环保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就曾说道,在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根据该署的报告,我们光是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把花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用自然界的“太阳能”而不是用洗衣机弄干衣服,每天每人就至少能减少7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你还能养成在午休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的习惯,在家中改用节水型沐浴喷头,外出时多多步行,或多多利用公共交通、改骑自行车,并持之以恒,每个人都将为节能减排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换言之,如果每个企业、每个部门、每个家庭都能发挥出各自节能减排的积极性,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将融化到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不能为了绿色而绿色、为生态而生态。如果有些举措的出台,剥离了经济增长、创造就业以及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需求,反而导致了公共服务成本的大幅度增加,是有悖于低碳经济的根本宗旨的。低碳经济不仅是一项经济愿景,更是一项社会工程。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