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五院士纵论技术与绿色发展

Eedu.org.cn 作者:王新伟 吴秉泽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19

  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作为科学理论实现途径的技术必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7月16日,在以“低碳技术:企业新机遇”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技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的殷瑞钰、邹德慈、徐德龙,、衣宝廉、张全兴等5五位院士围绕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做了专题发言,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直致力于工业废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的张全兴院士,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环境安全态势严峻,水污染事故频发,全国地表水的污染依然严重,其中有毒有机物污染、金属污染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等三大类污染比较突出。

  要改变水污染现状,张全兴院士认为突破关键技术是重点,并从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毒有机废水的处理、电解锰行业废水治理与资源化、太湖蓝藻治理和滋养化问题、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和回收利用问题等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我国自主开发的清洁生产技术,张院士还乐观地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在清洁生产、污染减排、环境修复、环保装备等关键技术等方面会有突破性的成果。

  张院士特别指出,要做好水污染的防治,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能源,实施清洁生产,尽量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治理成本实现低碳发展。对于水污染的防治要从源头的污染减排开始,然后进一步开展复合污染的控制,再进一步深入地开展区域环境的修复。

  有报告指出,目前全世界建筑物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40%,因此,建筑节能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院士认为建材工业要走生态化发展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现代化是钢筋、混凝土、建材堆起来,但这种现代化的模式不适合可持续发展,因为生产的同时会排放一定的二氧化碳、碳酸钙,造成环境负荷大,资源难以支撑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建设工业生态化,徐德龙院士表示,一是开发生态节能减排的新工艺,可以大幅度地节约能源、节省资源,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开发生态建材的新产品;三是开发科学应用建筑材料的新技术。只有正确科学地使用新技术的建材,才能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

  作为城市规划专家的邹德慈院士认为,在经济社会发展形式转型的同时,城市发展也必须向生态、低碳、宜居转变。

  邹德慈院士指出,打造低碳城市,不仅需要资金的投入,也需要科技支撑,如推行食品循环经济,推行绿色建筑,发展新能源车辆代替矿石燃料的车辆,推进水的综合利用,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循环利用等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技术。

  衣宝廉院士主要从事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及相关领域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开发,他在报告中提出:燃料电池是一个环境友好的、高效的发电装置,它在发电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这些污染物,效率高达60%,如果燃料电池能进入我们的生活,会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燃料电池目前主要应用在航天飞机、潜艇等特殊领域,在民用领域尚处于示范阶段,成本和寿命两大技术问题是还没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但在不久的将来,燃料电池会走进我们的生活,造福人类,减少人类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衣宝廉院士满怀信心的告诉大家。

  殷瑞钰院士则在论坛上分享了他在循环经济领域的研究心得。

  殷瑞钰院士认为,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以“资源——产品——资源再生”闭环反馈为特点的循环过程,倡导“最佳化的生产、最适度的消费,最少量的废弃”与环境、社会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殷瑞钰说,低碳发展是针对碳排放量而言的,必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则是针对经济和区域的目标,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这两个突破口是不同的,低碳发展是减少碳排放量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系统,循环经济则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

  在论坛的下半部分,部分院士还与部分企业有关负责人就“如何把低碳减排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展开现场对话。来自企业界、科技界、学术界的200余名代表聆听了专家演讲并参与现场对话。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