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共同的财富”需要倍加呵护
新华网贵阳8月6日电(记者刘文国、肖思思、李丹)最近,贵州赤水、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等六个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命名的丹霞地貌,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丹霞”捆绑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使得这一地球演化史中形成的特殊地质地貌更加为世人所瞩目,也对这些地区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好这些“人类共同的财富”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丹霞:中国财富世界共享
丹霞地貌是由中国地质学家命名的地貌学名词,指的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目前中国已发现并被证实的丹霞地貌共有800余处,分布在20多个省份。
有关专家介绍,“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主要符合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和《执行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准则》中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第七和第八条标准,即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的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过程或显著地貌特征。
中山大学教授彭华说,此次“捆绑申遗”的中国六大丹霞地貌,分别属于这一地貌发育的“青年早期”“青年晚期”“壮年早期”“壮年晚期”“老年早期”和“老年晚期”,讲述的是“中国丹霞”从“侵蚀量最小”到“侵蚀量最大”的完整的“自然故事”。
此次申报提名项目中面积最大的赤水丹霞,核心区面积273.64平方公里,属“中国丹霞”中构造抬升初始发育的青年早期丹霞。
贵州省世界遗产申报管理办公室主任傅玉良说,赤水丹霞“丹山-碧水-翠林-飞瀑”结合了雄伟与秀丽、动态与静态等美学元素,是丹霞自然美的典范,在地质地貌价值方面,赤水丹霞雄伟、高大的高原峡谷型丹霞地貌,又是中国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杰出代表。
“中国丹霞”此次参与“捆绑”申报的六个景区,无论美学价值和地球科学价值,都各具特色。如处于“壮年期”的江西龙虎山丹霞,其龟峰“无山不龟,无石不龟”,整个景区就像一只硕大无朋的昂首巨龟,处于“老年期”的浙江江郎山丹霞,三爿高约319米的巨石凌空而起,是全球迄今已知的最高大的陡崖环绕的砾岩孤峰。
彭华说,中国丹霞申遗工作于2006年7月提出,年底正式启动,“中国丹霞”以系列提名的方式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是此次世界遗产申报的一个亮点,也意味着“丹霞”这一地貌和概念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