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专家解读《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中国海洋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8

二、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总体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部分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堪忧

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等生态系统是我国近岸海域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它们的调节功能、支持功能、供给功能和文化功能等,支撑着我国沿海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掌握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国家海洋局自2004年起在我国近岸设立18个海洋生态监控区,开展监测评价工作。2010年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多处于亚健康状态,部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所好转,但局部区域恶化态势严重。

所监测的河口、海湾和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个别海湾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与2009年相比,健康状况总体保持稳定,但仍存在诸多生态问题。夏季长江口外海域中下层水体出现面积约2330平方公里的低氧区,应加强低氧区对生态系统潜在危害的监测评价;锦州湾和杭州湾生态系统受围填海活动影响,海洋生物栖息环境受损严重,部分生态服务功能退化,长期处于不健康状态;苏北浅滩受围垦造田影响,生物栖息面积缩减,潮间带生物密度大幅下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意对滩涂湿地的保护。

所监测的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生态系统多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过去长期处于健康状态的西沙和海南东海岸珊瑚礁、广西北海山口红树林、广西北海海草床等生态系统,其健康状况有所下降。受长棘海星和核果螺等敌害生物的侵害,珊瑚礁白化现象有所加剧;广西北海山口红树林发生了较为罕见的大面积虫害;广西北海和海南东海岸的围填海、养殖等人为活动对海草床的栖息环境破坏较大。

随着多个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我国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将承受巨大压力。必须将保护、改善和发挥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放在重要地位,以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海域使用要求,海洋开发监管取得成效

———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持续稳定,赤潮是增养殖区主要环境风险。2010年,所监测的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与2009年相比基本稳定,为增养殖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部分增养殖区海水中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过高,海水富营养化程度较重,导致这些增养殖区及毗邻海域多次发生赤潮,因此个别时段不能满足增养殖活动要求。另外,有个别增养殖区沉积物中铬、铜和粪大肠菌群等的含量过高,可能对底播增养殖活动等产生影响。陆源排污和高密度、投饵性增养殖活动是造成海水增养殖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海水浴场和度假区“体检”结果总体良好,公众应避免雨后游泳。2010年,全国重点监测的23个海水浴场和16个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但与2009年相比,因夏季多雨,海水浴场和度假区的水质状况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水质状况的主要污染物是水体中的致病微生物。在人为活动密集的区域,受降雨对陆地冲刷的影响,近岸海水中的微生物浓度可能在雨后短时间内上升到较高水平。因此,公众应避免降雨后立即到海水浴场游泳。此外,近年来,溢油、绿潮、赤潮、水母暴发等生态灾害对浴场和度假区使用也造成一定影响。公众应加强防范意识,注意浴场入口处的警示标识,或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查询相关监测预报信息,以降低对健康和安全的影响。

———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基本良好,海洋保护区建设初显成效。2010年,对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的11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16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开展了水质、沉积物质量、主要保护对象或保护目标等监测。结果显示,实施监测的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基本满足功能区环境要求。“十一五”期间,在大力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国家海洋局积极推进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选划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分别增加了4处和15处。现已初步形成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相结合的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和重要渔业水域等典型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基本得到有效保护。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洋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将不断加大,海洋保护区管护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认真履行海洋倾倒区监管职责,倾倒区环境状况良好。随着沿海港口经济迅速发展,废弃物的数量迅猛增长,海洋倾倒作为废弃物处置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保障经济发展、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大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年均海洋倾倒量超过1.5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为防止海洋倾倒对海上通航以及周围渔业资源等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落实科学选划倾倒区、优化倾倒区布局、革新倾倒区监视监测与评价技术等各项调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减少了海洋倾倒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的总体稳定,未因倾倒活动增加而产生明显的负面环境影响和不利社会影响,适宜继续使用。

———海洋油气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海上油气开发强度持续加大,海上油气平台数量增长近1倍。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水、钻井泥浆和钻屑等污染物排海,都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危害。为应对石油勘探开发强度增加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加强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环保执法监察,提高海洋油气区环境状况监视监测的时空覆盖率,并出台相应的技术规范,控制油气开发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海洋石油开发企业也积极实施年度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制、环保隐患督查挂牌制度,严格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着力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积极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在管理部门有力的监管措施下,在企业日益增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驱动下,“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油气区邻近海域环境状况持续良好,未受到油气勘探开发活动的显著影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