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推进生态文明 转型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Eedu.org.cn 作者:文贻炜 刘兆权 …    资讯来源:中国政府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27

      从“一柱擎天”到“多业并举”,资源型城市力克“荷兰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丰富的天然气催生了荷兰的繁荣,但“一柱擎天”的天然气却打击了该国其他产业正常发展,当天然气开采殆尽时,荷兰陷入经济衰退困局。从此,国际经济界就将过度依赖资源导致短期繁荣的后遗症,通称为“荷兰病”。我国118个资源型城市都不同程度面临着“荷兰病”的威胁。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摆脱对资源的依赖,首要矛盾是解决结构性问题。

      “做大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从2008年起,老工业基地徐州用三年时间打造出装备制造、能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旅游四大千亿元主导产业,物联网、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这是江苏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现象。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50亿元,增幅居江苏首位。

      资源型城市,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现有的人才、技术、产品、市场为发展接续产业和“吃精资源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国家资源型城市改革试点,近年大庆产业结构打破“一油独大”的格局,大力推动石化工业、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高端服务业发展,2011年,采油经济比例首次被超越。令人瞩目的是,大庆石油勘探开发、工程设计等服务外包业务,市场遍及中亚、美洲等20多个国家。

      “经济转型靠什么?靠思想解放。”十八大代表、黑龙江省委常委、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一语中的。“跳出大庆看大庆、分析对比看大庆、站在高处看大庆”,大庆在更高的发展层级上设计未来。

      资源型城市的结构优化,重在因地制宜,统筹比较优势和优势资源,选择合适自己的路径,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黄石在产业发展路径上,以高科技引领,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实现了由资源产业“一业独大”向优势产业“多业并举”转变。目前,全市有4家企业产值过百亿元,引进7家世界500强企业,1家企业产销量居全球前3位。黄石先后被评为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全面转型资源型城市焕发勃勃生机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型城市实现华丽转身,需要生态、文化、社会、机制的全方位转型。

      陕西铜川因煤炭、石灰石等储量丰富而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也曾因严重的大气污染而被人称作“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近年来,铜川用环保“倒逼”结构调整升级,消化历史包袱,让城市转型“轻装上阵”。截至目前,铜川已先后关闭拆除一大批高耗能污染企业,同时森林覆盖率达到44.8%,2011年有328天空气质量达到良好以上。

      生态转型回答了经济发展“为了什么”,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则是解决发展“依靠什么”的问题,为资源型城市长远发展鼓足后劲。

      黄石是全国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区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矿业文化历史,通过城市文化体系建设,黄石正在打造历史古迹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

      王建鸣说,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巨大。近年政府通过打造文化公益性设施平台,提升人的素质,让群众百姓广泛参与城市建设。黄石的文化转型,对产业竞争力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生态美、文化兴,更要社会稳,实现激情与活力竞相迸发、安定与有序紧密结合、公平与正义充分彰显。

      鼎盛时期的铜川矿务局,职工和家属曾达到30万人之多。然而随着市场变化,企业破产、职工下岗……谁来为这些长年居住在老旧棚户区的早期城市建设者埋单?从2003年开始,铜川启动沉陷区、滑塌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房261万平方米,12万人喜迁新居,占到当地总人口的1/7。2011年,铜川在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评比中位列第一。

      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勘查开发、资源税费改革等多个领域。破解难题最重要的是制度保障。

      铜川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办公室主任赵亚军认为,从长远看,关键是真正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形成系统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体系。目前看,较为迫切的是调整考核标准,提高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文发展指标的考核权重;深化资源税制改革;设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

      城市转型,决策者们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十八大倡导的“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将引领我们抚平一个个“地球伤疤”,前行的中国资源型城市,必将为人类工业文明续写华章。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