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农村生态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内容预览]
| 2007-4-25 12:39:53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财政部、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在今天出席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京举行的2007年《农村经济绿皮书》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制定并组织实施的《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农村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新进展。 ——天然林保护。2006年,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效保护森林9533.33万公顷,营造公益林86.6[阅读全文]
-
4-22地球日:摒弃陋习你我共同努力
[内容预览]
| 2007-4-22 8:01:35水龙头关不严、电器不用时插销从不往下拔、离不开塑料制品、废电池随手乱扔……这些生活细节看似小事,却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绿色和平组织认为:节能是减少向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的最有效方式,可以遏制全球变暖。 “十一五”期间,山西投向环保的资金将达800亿元。政府全力治污,作为地球资源的消耗者,我们如果能摒弃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陋习,从衣食住行中节约能源,就能为环保做出不小贡献。 资料图片[阅读全文]
-
山东创建节水型城市抓住四个关键词
[内容预览]
| 2007-4-21 23:32:36创建节水型城市抓住四个关键词 :法制 宣传 科技 地下水 ——山东省四市创建节水型城市侧记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虽然常年降水量较高,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供水压力增大,加强节水工作迫在眉睫。日照、潍坊、东营、海阳作为山东节水型城市的先进代表,最近又被建设部评为第三批“全国节水[阅读全文]
-
环保生活从每天清晨做起
[内容预览]
| 2007-4-21 22:58:56策划动机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其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1990年4月22日地球日20周年之际,我国[阅读全文]
-
明天请带个购物袋上街,好吗?
[内容预览]
| 2007-4-21 22:56:17一个家庭每天要用几个塑料袋?一座城市要消费多少塑料袋?在人们“习以为常”地使用塑料袋时,城市正受着“白色之困” 文/图本报记者林取 核心题示 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这个以爱护环境和家园为主题的纪念日,近年来在民间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回应。 这是一组与地球日有关的报道,但并不是“有预谋”、精心策划的一组报道。 它只是随机抽取近期发生在地球表面不同地点的新闻,与我们生活的城市环境做了一[阅读全文]
-
近八成突发性地灾是“人为地灾”
[内容预览]
| 2007-4-21 22:52:29广东地灾自然因素诱发的仅21.8%;专家呼吁采取措施遏制人为地灾高发 本报讯记者赵燕华,通讯员刘如春、粤地惠报道:截至今年1月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广东全省共有21070多处地灾隐患点,威胁人口超过25万,潜在经济损失约20亿元。记者昨日从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部门获悉,这些突发性地灾中,每年人为因素诱发的占全年总数的78.2%,自然因素诱发的仅占21.8%。 广东地质灾害频发,仅2002年至20[阅读全文]
-
4月22日地球日 台湾将有千人骑车争路权
[内容预览]
| 2007-4-19 21:55:57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中国台湾网4月19日消息据台媒报道,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台湾将有千余人骑着自行车上路争路权,要求规划更多自行车路网,给骑自行车的人提供更友善的环境。 台湾千里步道筹划中心执行长周圣心指出,争取自行车路权是因为都市空间与交通拥挤程度恶化,而且地球暖化在世界各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年均气温升高、动植物栖息环境变异等。唯有推动绿色环保交通工具,才可让自身居住的环境[阅读全文]
-
关注节水型社会建设:五年节水690亿立方米
[内容预览]
| 2007-4-19 12:52:31本报记者 高云才 编者按:在我国,缺水是人所周知的,用水的效率之低、浪费水之严重、节水的潜力之大也是有目共睹的。为促进节水,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版从今日起特推出“节水型社会建设”系列政策解读,上篇从宏观层面解读《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中篇从中观层面报道节水先进城市青岛的节水之路,下篇从微观层面讲述一个工厂、一个农场、一个机关和一个社区的节水做法,以资各地借鉴。 严峻现状―[阅读全文]
-
全国委员关注环保建设:建立支撑系统保障生态安全
[内容预览]
| 2007-4-18 10:26:53生态安全是指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破坏和威胁的状态。由水、土、大气、森林、草原、海洋、生物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激增、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加快,消耗剧升,使得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进一步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由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及其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时有发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发展。[阅读全文]
-
青海三江源地区危害生态环境的鼠害被初步遏制
[内容预览]
| 2007-4-18 10:16:48新华网西宁4月18日电(记者 任晓刚)青海省林业局消息: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已完成鼠害防治8796万亩,鼠害猖獗的现象得到初步遏制。 鼠害是三江源地区地区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在鼠害最为猖獗的时期,三江源地区发生鼠害面积9666万亩,每亩有效鼠洞达到了89个,鼠害面积占三江源生态保护区[阅读全文]
-
世界植物园大会在汉开幕 携手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
[内容预览]
| 2007-4-17 10:38:35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胡彩丽 于丽娟 刘蔚丹 万多 通讯员 蒋厚泉 刘颖实习生杨曼丽)昨日,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开幕。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在植物物种以高于自然消亡1000倍的速度灭绝的背景下,保护和有效利用植物资源,成为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神圣使命。 植物保护国际主席琼·沃姆斯莉表示,地球面临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必须[阅读全文]
-
走自己的循环经济之路
[内容预览]
| 2007-4-16 14:22:25本报讯 在日前举办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废物零排放”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马力表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采取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综合措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企业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工业集中地区和经济开发区要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在一定区域内的主要城市把工业、农业,生产、消费,城区、郊区,行业与行业的能流和物流作[阅读全文]
-
掀动循环经济浪潮 加速太原绿色崛起
[内容预览]
| 2007-4-16 14:20:34山西省太原市90%以上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均来自矿产资源,冶金、煤焦、机械、化工、电力五大传统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7%。资源浪费严重,万元GDP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0%。这种严重依赖资源却不能高效利用资源的“黑色”经济模式,使太原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发展后劲不足的窘境。 为此,太原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着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2[阅读全文]
-
气候变暖给青海带来了什么
[内容预览]
| 2007-4-16 9:11:36青海新闻网讯 因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加大,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形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正在向干旱、增温方向变化,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0.2℃。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在变暖,省气象部门提供的最新分析资料显示,在过去的40多年间,我省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时间超前于全国。专家指出,我省的增温率明显高于全[阅读全文]
-
首份长江保护发展报告发布 四大问题困扰长江
[内容预览]
| 2007-4-15 23:58:34首份《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提要 【搜狐科学消息】《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14号发布,报告称,目前长江总体基本健康,但近年来一直面临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水生态四大水问题困扰。 报告指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长江干流存在岸边污染带累计超过600公里。围垦建坝、水运繁忙、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长江水生态不断退化,生物多样性明显丧失。长江正面临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水生态四大水问题[阅读全文]
-
第二届长江论坛通过保护洞庭湖行动纲领
[内容预览]
| 2007-4-15 21:46:13新华网消息,以“长江与洞庭湖”为主题的第二届长江论坛15日通过了《保护洞庭湖行动纲领——第二届长江论坛长沙宣言》。 由长江干流11个省区市以及国内外有关组织代表共同发布的这份宣言称,洞庭湖的保护、治理与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代表们呼吁中国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有关国际组织积极行动起来,坚持“维护健康长江、促进[阅读全文]
-
汪恕诚:建设生态洞庭 共创浩荡长江人水和谐
[内容预览]
| 2007-4-15 21:44:28各位代表、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在这春暖花开、万紫千红的美好时节,我们高兴地迎来了第二届长江论坛。来自国内外的300多位嘉宾和代表相聚岳麓山下、洞庭之滨,围绕“长江与洞庭湖”这一主题,研究探讨江湖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这不仅对维护健康长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推进中国乃至世界大江大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合理开发、有效保护与科学管理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阅读全文]
-
天津市绿色GDP核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内容预览]
| 2007-4-15 21:42:56北方网消息(记者刘雁军):由天津市统计局承担的《绿色GDP核算对GDP核算影响的研究——基于水资源绿色GDP核算》项目,日前通过专家评审验收,专家组认为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该项目是天津市统计局与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04年底签订的软科学研究项目,其目的是通过水资源实物量及价值量的核算,测算出水资产耗减成本和水资源环境降级成本,进而反映出对GDP的影响程度,反映天津水资源紧缺程度和污染状[阅读全文]
-
近百位国内外专家共同研究九寨沟生态保护
[内容预览]
| 2007-4-15 17:35:01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四川大学和九寨沟管理局的近百位生态、环境专家,12日开始在九寨沟考察生态环境问题,三方还联合组建了“九寨沟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始着手对九寨沟生态系统进行联合监测。 中美两国科学家13日在世界遗产地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向记者透露,在世界遗产环境和生态保护中,应当充分借鉴和利用国际先进的科技手段。 “世界遗产地特别是自然遗产地往往占地面积巨大并且许多地处人类难以到达的原[阅读全文]
-
泰来:治沙造林写千秋
[内容预览]
| 2007-4-15 15:03:36泰来,贫困小县,可经过数年的生态演变,却把一个足以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生态园林城和省级卫生城呈现在人们眼前。回顾过去,人们抹不掉风沙留下的印记。 泰来县地处嫩江沙地腹地,境内有6条大沙带,总长276公里,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有80%的人口生活在6条沙带上,沙漠化极其严重。面对严峻形势,历届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喊出了“人进沙退”的口号。 治沙,植树是最有效途径。为了多植树、植好[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