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立法关注“呼吸问题”(新视点)

    [内容预览]

    | 2005-5-25 8:26:41
    “我们反对住宅楼下开办餐饮业”  家住河南省郑州市区西郊的王先生最近有些气不顺:他本准备在自家住宅楼下开一家小吃店,但最近出台的《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规定:居民楼下不得新开饭店、澡堂。  居民住宅楼不得开办餐饮业,有人欢喜有人愁。“我们坚决反对住宅楼下开办餐饮业!安全问题多,油烟大,噪声大,我们实在受不了!”郑州市金河小区居民黄绍贤旗帜鲜明地表示了邻居们的态度。  “这个问题一直是令我们最

    [阅读全文]

  • 深圳:全力创建生态园林城市

    [内容预览]

    | 2005-5-25 8:24:41
       本期主持本报记者王慧琼 主讲嘉宾深圳市环保局局长  范俊君【报告论点】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大空气污染的防护和治理。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逐步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加强污水废水集中处理和水环境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严格保护生态用地,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创建生态园林城市。  空气和水污染百姓最关注【记者点题】李鸿忠同志在报告中,把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作为发展“

    [阅读全文]

  • 新京报:解决圆明园问题的原则和方向

    [内容预览]

    | 2005-5-25 8:18:01
       昨天,北京市相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圆明园防渗漏工程、湖心岛出租、万春园别墅、砍伐树木等问题进行了正面回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合理、合法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人们为什么会对圆明园如此关注?因为她是惟一的。当饱经沧桑的圆明园以“遗址”面孔展现于中国人的面前,她的每一处花草树木残垣断壁、管理者在遗址内的一举一动都会以特有的方式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细心看护好

    [阅读全文]

  • 分析:珠峰环保势在必行

    [内容预览]

    | 2005-5-25 8:12:16
    “2005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的环保志愿者将于今晚(25日)到达珠峰脚下的定日县,并将与下撤的西藏登山队组成珠峰环保清扫队,联手清扫海拔5120米至8000米高度珠峰登山废弃物,这将是珠峰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环保清扫  本报记者 章轲 发自日喀则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垃圾越来越多,如果没有有效的清理措施,这里将成为地球上最高的垃圾场。”昨天(24日)上午,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副局长普琼忧心地对

    [阅读全文]

  • 圆明园2008年前建成遗址公园

    [内容预览]

    | 2005-5-25 8:05:27
    市文物局副局长孔繁峙在发布会现场 摄影/本报记者 陈柏圆明园遗址  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于军和市文物局副局长孔繁峙就圆明园保护问题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环评进展如何?湖心岛出租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对待已经建成21年的万春园别墅?圆明园遗址公园如何保护和发展?一直以来,圆明园成为了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昨天上午,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于军和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孔繁峙就大家关心的圆明

    [阅读全文]

  • 香港首个“可持续发展策略”规划出台

    [内容预览]

    | 2005-5-25 1:08:46
    新华社香港5月24日电(记者向剑帼)香港特区政府24日发布“可持续发展策略”。署理行政长官曾荫权在发布典礼上表示,香港首个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产生,代表一个良好的开始,有助确保香港成为一个“所有市民,包括这一代和未来后代都能够共同享用的城市”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策略”规划从固体废物管理、可再生能源和都市生活空间等三个方面,提出了15项主要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引入产品责任计划和环保税等财政措施,加紧

    [阅读全文]

  • 请宽容对待媒体舆论监督

    [内容预览]

    | 2005-5-25 1:02:30
    海淀区委有关人士于5月23日表示,目前媒体披露出来的圆明园的一些问题,有很多不够客观,没有全面了解情况。上级政府不能过多干预下级单位的事务,尤其对于圆明园和管理处需要客观地分析和评价。(5月24日《新京报》)   从湖底防渗工程到湖心岛事件,再到“万春园别墅”事件,有关圆明园的系列事件接二连三的被媒体“曝光”,一个多月来,社会各界的讨论和各方面专家的论争持续不断。媒体在报道圆明园的系列事件中,充分

    [阅读全文]

  • 苏州高新区环保产业园:环保企业的摇篮

    [内容预览]

    | 2005-5-25 0:59:10
       成立仅仅两年多时间,就建立了两个中试平台,聚集了40多家企业,开辟了两个展示厅,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正在显示出它对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环保事业的巨大影响。  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强告诉记者:环保产业园就是要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为整个国家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作为一个产业园,白强并没有仅仅强调其聚集“环保产业”的功能,而是着眼于整个环保事业,是有其道理

    [阅读全文]

  • 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段)年内对外开放

    [内容预览]

    | 2005-5-25 0:39:56
        新华社武汉5月24日电(记者詹国强)记者从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获悉,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段)建设项目已正式启动,今年内将正式对外开放。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环境处处长田大佑向记者介绍说,近日,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段)重要地质遗迹保护暨首批园区建设方案通过了评审

    [阅读全文]

  • 进展:圆明园湖心岛房客已搬离 万春园别墅将妥善解决

    [内容预览]

    | 2005-5-24 16:02:50
        近两个月来,圆明园“焦点问题”不断。从铺防渗膜到出租湖心岛建筑、在圆明园建别墅区等事件不断引发市民的关注。今天上午,圆明园主管单位海淀区政府和市文物局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圆明园事件。    市文物局副局长孔繁峙上午表示,有关部门对圆明园遗址认识的提高比较晚,同时表示已失去对圆明园遗址保护的最佳时期。海淀区副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呼吁:采取措施加快恢复青藏高原森林

    [内容预览]

    | 2005-5-24 15:52:57
        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李斌、张宗堂)作为我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关键区域,以及重要的商品木材来源地,青藏高原正承受着原始森林在过去几十年过量采伐带来的苦果:气候恶化,土壤环境恶化,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发生根本变化。科学家呼吁,应采取措施,加快恢复青藏高原森林, 还青藏高原本

    [阅读全文]

  • 科博会热议“循环经济” 科学用能实现节能

    [内容预览]

    | 2005-5-24 13:22:39
    ■中国每年有400万台电脑被废弃,成为电子废物■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黄亮   科博会展览“电子废物”  本报讯  昨天上午,科博会展场中一个高2.7米、名为“电子废物毒浪”的奇特雕塑吸引了参观者的视线———废弃的电脑键盘、手机外壳、电脑显示器等电子设备组合成一个卷向地球的电子废物巨浪

    [阅读全文]

  • 为了一个更加安全 繁荣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世界

    [内容预览]

    | 2005-5-24 9:17:30
    5月,对于从事削减和淘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工作来说,是一个具有非常特殊意义的月份。2001年5月23日,国际社会共同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2004年5月17日,“POPs公约”生效。2005年5月6日“公约”第一次缔约方代表大会在乌拉圭胜利闭幕。5月的灿烂,成为世界各国在联合国框架内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见证。   4年前,我受国

    [阅读全文]

  • 钢铁产业求解“绿色化”

    [内容预览]

    | 2005-5-24 9:14:48
    尽管2004年国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使钢铁产业盲目投资的局面有所控制,但是,国内铁矿资源不足、运力不足、煤炭供应紧张、水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依然是制约钢铁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国务院常务会议不久前审议并原则通过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则使得隐忧中的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路径渐次清晰。可以预期,随着新政策及配套措施的推出,配合钢铁企业的觉醒与自我改造,中国钢铁产业必将在“控制规模

    [阅读全文]

  • 探讨环保与儿童健康

    [内容预览]

    | 2005-5-24 9:13:09
    中国科学院新近发布的一份环境与健康报告显示:我国50%的儿童血铅含量超过国际公认的铅中毒标准,这使得他们的智力发展和神经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这是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马宁在5月18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与北京鼎新联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环境保护与儿童健康”主题研讨会上引用的一组数据。   此次研讨会就环境保护及环境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现阶段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造成的伤害以及如何

    [阅读全文]

  • 北京9000行道树受损 融雪剂毁树反映土壤被污染

    [内容预览]

    | 2005-5-24 8:48:46
    北京市市政管委和园林部门表示,9000行道树受损仅是表象,融雪剂质量和作业方式需监管规范  本报讯(记者王佳琳)最近几天,融雪剂伤害行道树事件引起多方关注。昨日,北京市园林局检查执法处处长杨志华称,“植物的枯死仅是一个表象,它反映出了土壤被污染的信号。”北京市市政管委和园林部门所提到的一个共同问题是,融雪剂除雪作业方式很难按规范进行。  土壤抽样检测找出树枯元凶  园林科研部门对今年北京市部分地区

    [阅读全文]

  • 守望家园:圆明园为什么老是“出事儿”

    [内容预览]

    | 2005-5-24 7:59:01
       真是“纸里包不住火”。在爱管“闲事” 的游客和同样爱管“闲事”的媒体的联合作业下,在“防渗工程”终于进入环评轨道、圆明园本应暂时消停的时候,湖心岛出租、万春园建别墅等事件,接二连三地浮出水面;而北大六教授的合力呼吁,又使早就被质疑的整修驳岸、砍伐杂木等老问题,其严重性再一次凸现……  人们不禁要问:地处首善之区、在海淀区政府直接保护之下的圆明园,为什么老是“出事儿”?  

    [阅读全文]

  • 地方片面政绩观是“招污”保护伞

    [内容预览]

    | 2005-5-24 7:55:34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向新闻界通报了内蒙古通辽梅花科技有限公司环境违法问题,同时点出了当地政府甘当企业保护伞,免收企业排污费等所有行政费用。为何地方政府会充当这个污染环境项目的保护伞?据悉,此公司是“通辽市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保护产业重点企业。”问题很明显,通辽招引这个项目是招进污染。国家环境总局对这个项目进行查处,是依法行政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环保总局

    [阅读全文]

  • 真正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

    [内容预览]

    | 2005-5-24 7:44:56
       实现“安徽崛起”,必须同步搞好“生态安徽”的建设。前不久,省发改委在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861”计划实施情况时承诺,要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怎样确保这个“第一审批权”的执行,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怎样坚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笔者认为必须在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高度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在环保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增强环评意识,真正树立抓

    [阅读全文]

  • 我国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内容预览]

    | 2005-5-23 18:25:44
       本报讯5月22日,农业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2004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04年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局部水域污染严重、污染对渔业的损害增加。  《公报》显示,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依然维持上年度的水平,但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依然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污染渔业水域导致渔业损失的事件仍频繁发生。2004年度,全国共发生渔

    [阅读全文]

4426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