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正文

过度捕捞使海洋大型鱼类数量减少三分之二

Eedu.org.cn 作者:常旭旻    资讯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2-25
  近日有科学家称,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全世界海洋里的大型掠食性鱼类变得越来越少,过去一百年来数量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二,而体型较小的鱼类则繁衍兴盛,种群数量大规模增长,已经翻了一番。

  与此同时,全世界的渔业捕捞强度日益加剧,但是捕捞量却只能维持既往水平甚至有所降低,这表明人类为了提供海产食品,可能已经在海洋中竭泽而渔了。

  威利·克里斯滕森(Villy Christensen)是地处加拿大温哥华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渔业中心的教授,他介绍说,像鳕鱼、金枪鱼、鲶鱼等体型较大的鱼类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种群数量已经下降了三分之二,因而与此同时,凤尾鱼、沙丁鱼还有香鱼科的小海鱼数量却急剧增长。

  克里斯滕森刚刚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度会议上发表了相关研究。他说:“过度捕捞绝对就像在海洋中玩猫鼠游戏,当猫远遁,那么老鼠就会在海里大行其道。由于大型的、掠食性鱼类在海洋中的数量变少,小型的草食类海鱼得以繁衍兴旺。”

  研究者们还发现,超过一半(54%以上)的掠食性鱼类种群数量的下降都发生在过去四十年里。

  克里斯滕森和他的团队考察了全球逾200个海洋生态系统样本,选择评估了逾68000个鱼类种群的数量,其研究时间跨度从1880年直至2007年。不过他们并没有利用由政府或者渔业行业发布的捕捞数据。

  克里斯滕森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海洋,我们正在把自然野生的海洋改变成为一个更像水产农场的系统。”由于小型鱼类的数量持续增长,人类在自己的水产行业中越来越多地利用小鱼制造鱼粉等鱼制品。

  他说:“现在小型鱼类正普遍被制成鱼粉、鱼油等产品,还被当做鱼饲料用于水产养殖业,反过来我们也越来越依赖这种鱼类资源。”

  还有研究者称,尽管对小型鱼类的利用已经达到历史峰值,但是整体的鱼类产品供应还是无法增长以满足人类需求。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另一位科学家雷吉·沃森(Reg Watson)说:“人类没有停止过捕鱼,我们的先祖就一直这样,现在我们只不过是做得更棒了而已。”沃森考察了2006年的渔业产量,当年共计报告了7600万吨商业海产品,他说这意味着大约“7万亿只鱼被捕杀,为我们人类以及饲养的家畜消费。”

  沃森说过去几十年来,海洋捕捞的设备能力日益增长,2006年全球海洋捕捞业装备的生产动力已经达到17亿瓦特,或者说2260万马力。就其能源消耗来说,约相当于“发动机转个不停的众多轻巡洋舰首尾相连”排成90英里(150公里)长的队伍。

  他说,“看起来我们的渔业捕捞强度更大了,但是捕获所得只是持平甚至更少,这也告诉我们海洋的健康状况出现了问题,实际上我们可能已经达到了渔业捕捞的峰值,而与此同时,我们还达到了石油消耗的峰值。”

  按照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西瓦·姆桑吉(Siwa Msangi)的说法,海产品在全球人类食物消费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其中大部分需求的增长来自中国。他援引全球统计数据介绍说:“肉食占到了人类卡路里摄取的20%,鱼制品则占到了12%。”他说,全世界食品消费中对鱼制品的需求增幅其中近50%都出自东亚地区,“而来自中国的需求增长就占42%。中国既是需求增长也是生产增长的源头,对此加强管理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杰奎琳·阿尔德(Jacqueline Alder)认为,全球需要大幅削减渔船数量,减少捕鱼天数,以保证全球鱼类资源有时间休养生息,保持数量增长。她说:“如果我们能够立即行动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到渔业捕捞数量的下降,不管怎样,这也就能够给鱼类以机会去重建它们的种群,扩大其数量。”

  然而,如果考虑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预计未来海洋鱼类资源数量还将进一步减少。克里斯滕森说:“我们的研究显示,气候变化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双倍的打击,由于海水温度会变得更高,这也将意味着海洋里的鱼类会变得更少。”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