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CO2积聚不太可能引起气候突变
在地球历史上有过平均温度在数十年内发生迅速变化达10摄氏度(18华氏度)的例子,一些人推测随着CO2在大气中大量积聚,这样的历史可能会重演。
如很多近期的研究一样,新的研究表明气候突变似乎是冰期海洋环流改变的结果。
新的研究表明气候突变似乎是冰期海洋环流改变而非大气CO2积聚的结果
“可能存在温室气体导致气候突变的其它机制,但这种机制无法从地质纪录中找到,”华盛顿大学大气科学教授David Battisti说。
Battisti的小组运用计算机模拟发生在上个冰期(距今11万年—距今1万年)的海因里希事件,采用数值气候模型及氧-同位素模型来研究其中是什么引起了气候变化。海因里希事件产生大量由冰川断裂形成的北大西洋冰山。
模拟结果显示北大西洋海冰的突然增加使北半球温度降低,其中包括印度洋表面,结果减少了印度的降雨,削弱了印度季风。
Battisti指出虽然CO2引起的气候变化不太可能会突如其来,但变化的气候所产生的影响可以是突然的。
“生态系统会因为一个关键种的消失而快速改变,”他说。“慢慢撤退的海冰会导致离其100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温度快速升高。如果已经是半干旱的地区因为温度上升而更加干旱,火灾就更容易发生。”
此前对中国和印度洞穴中碳酸盐沉积的氧同位素比值研究被认为可以说明季风降雨的强度。在现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使用的模型再一次得到同样的同位素比值,因此认为海因里希事件与印度而非东亚的季风降雨的强度变化有关。
研究于6月19日刊登在《自然地球科学》网络版上。第一作者为挪威克尼斯气候研究中心的Franceso Pausata。
研究受挪威研究理事会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babymouselover编译/环境生态网)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