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正文

碳减排限额 5000亿欧元的陷阱

Eedu.org.cn 作者:吕俊    资讯来源:证券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3

  中国是否可以接受一个碳减排限额呢?或者,中国可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接受一个碳减排限额呢?西方社会的同盟气势逼人,同时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和媒体的优势。接受?还是不接受?得三思而后行。

  编者按:奥巴马访华、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在即,碳减排与低碳经济已成为一个热得发烫的话题。原上投摩根投资总监、现上海从容投资公司董事长吕俊,就碳减排限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体现了一个职业投资人的广阔视野,以及他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关心国计民生的情怀。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也许不无偏颇的地方,我们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更希望能引发进一步的讨论。

  自碳减排的概念从西方传入以来,如何减排已经成为时髦话题。特别是年底联合国气候大会将在哥本哈根召开,相信不少人还不清楚,这次大会的主要矛头是指向中国和美国。以欧洲日本为代表的政治势力计划强加一个碳减排限额在中国和美国头上。

  美国由于其人均碳减排数量高达19吨之多,很可能作出让步。但是,碳减排一定会增加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使得中国不参加强制减排的制造业更加有竞争力,所以美国的策略是一方面加高进口中国商品的贸易壁垒(如轮胎特保案),一方面积极拖中国下水,试图使中国也接受一个碳排放限额。这样,西方世界在碳减排问题上针对中国和印度的同盟就形成了。哥本哈根会议就是这个同盟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交锋的主战场。 

  中国是否可以接受一个碳减排限额呢?或者,中国可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接受一个碳减排限额呢?西方社会的同盟气势逼人,同时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和媒体的优势。接受?还是不接受?得三思而后行。三思之后,我有几点疑惑与大家分享。

  人权的疑惑

  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本身就是福利。生为美国人,人均可以排放19吨的二氧化碳;生为欧洲日本人,人均可以排放8.5吨的二氧化碳;生为中国人,人均可以排放5吨多二氧化碳;生为印度人,人均只排放1.7吨二氧化碳。在既有水平上设定碳排放的限额,特别是按照国别来设限,将是全球种族歧视的新高峰。

  在这个问题上,一部分投资界的人士,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分析师,应该明辨是非。

  人类自身制造的不平等问题其实不难解决。假设全球碳排放限额总共只有100亿吨,那么将这100亿吨平摊到每个人头上,多排放的人口向少排放的人口购买碳排放权,将现在的CDM机制扩展化普遍化。既解决了碳减排的资金来源问题,也解决了人权平等问题。本来这个解决方案并不复杂,但美欧日等国拒绝承担出资方的责任,可见真正拖累全球碳减排的正是喊得最凶的那些国家。

  此外,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实际上已经为碳减排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也为人所忽略。碳减排的限额是巨大的资源,它的价值将如同土地一样珍贵。围绕限额资源的争夺必将十分激烈而长期化。

  每年5000亿欧元的代价

  谁来支付?

  西方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本质上来源于对人权的尊重。发展权是人权的重要部分。但现在与过去不同,发展似乎要交费了!按照减排的需要,高耗能产业,煤炭石油产业,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上升空间了。在现有能源中,天然气最清洁,石油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比较多,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而煤恰恰占中国能源七成以上的来源。相比之下,法国70%的电力是核电,美国1/3 的电力是天然气发电。

  如果中国接受了既有水平上的碳减排限额,相当于设定了煤炭产量上限,发电设备产量上限等等,这类无增长的行业将退回到用分红收益率估值。另外钢铁化工产业的成本也将大幅度上升。发达国家钢的需求量少,而且钢的保有量多,大量使用废钢电炉炼钢。中国的钢需求量极大,但钢的人均保有量较少。主要用铁矿石、炼铁水炼钢,得用焦炭,二氧化碳排放无法减少。

  目前中国的人均电力消耗只有2149度,不及韩国的30%。假设到2025年,中国人均耗电也达到韩国水平,如果用煤炭发电,碳排放量仅此一项就增加70亿吨。即便新能源得到迅猛发展,减排了20亿吨,碳排放量仍然会多增50亿吨,从而使中国每年的碳排放量从目前的57亿吨增长到107亿吨。届时新能源占到所有能源总量的20%不到,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同时,传统产业在这十五年时间里也有体面的增长。

  并非讽刺的是,如果现在就接受限排,反而压缩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空间。一般认为,以现有的电网技术,类似风电、太阳能这样的不稳定电源不能超过电网总容量的15%,也就是说,如果接受碳减排限额,电力方面的新能源应用最多减排8.55亿吨,而且再无增长空间,远远少于20亿吨的市场容量。

  所以,即使作为新能源技术的拥护者,也必须为传统产业、传统能源技术留下发展空间。为电网技术、储能调峰技术的发展留出十五年左右时间。封杀传统能源产业发展空间并不必然使新能源产业受益。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话题是煤炭、石油、电力、钢铁、建材这些占据中国经济主体的产业界对哥本哈根会议的态度。同往常一样,它们反应迟钝。国际铁矿石产业的整合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垄断局面形成的过程中,中国钢铁企业没有拿出任何有效反制措施。现在一个新的更大的危机正在酝酿,如果一如既往地无动于衷,结局如何可想而知。

  假设设定了碳排放限额,新建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将必须在国际市场购买排放权。按照现有的CDM机制推算,考虑到中国购买的量会达到约50亿吨/年,乐观估计每吨排放权售30欧元,这些企业每年必须缴纳1500亿欧元的排放费。实际上中国的购买量太过于巨大,每吨二氧化碳的价格可能会被炒到100欧元。从而导致中国每年必须缴纳5000亿欧元的排放费。

  由于前面已经计算了20亿吨的被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抵消的部分,因此这1500亿到5000亿欧元排放费是无法抵消的,只能转移到消费者头上。此外,汽车用油的碳排放费还未计算进来……

  自主决策之惑

  气候科学仅仅在五年之前还是冷门学科,研究的人很少。冷门学科无法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更缺乏充足的经费和良好的研究条件。气候学科拿不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这不是他们的错,是那些手握重金的煤碳、钢铁行业巨头的错,在被征收上百亿的碳排放费之前,希望他们能够掏出几个亿资助一下中国的全球气候科学研究。

  气候科学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它显然比原子弹爆炸和送宇航员上天更复杂。因此,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常常首先用来研究气象和模拟大气变化。即便如此,地球是如此一个庞大而又精妙的系统,使得几个月以后的气象预报都无法做到。所谓气候科学家预测几十年后气温会升高多少所使用的无非是两样证券投资者并不陌生的东西:“趋势”和“模型”。缺陷很明显:任何趋势都是回头看才能确认,昨天和今天的上涨不代表一周以后还会涨。同我们使用的DCF估值模型一样,气候变化的模型也必定塞满了一系列人为参数,微小的参数调整将导致完全相反的结论。为了得到必须碳减排的结论,气候学家必须证明以下A、B、C、D、E、F六个命题都成立,这六个命题分别是:

  A. 在最近几十万年人类活动的地球上,气温是恒定的。

  B.全球气温正在升高并且无法自然逆转。

  C. 气温升高1.5-6摄氏度是有害的。

  D.气温升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不是由于非人力的原因导致的。

  E.温室气体排放一定使气温升高。

  F.工业化活动不会使气温降低来抵消温室气体排放的升温作用。

  请注意这六个命题必须全部以高于90%的置信度成立,即便这样,碳减排的必要性也才刚刚超过50%。可疑的是,这六个命题的结论至少到现在还漏洞百出。例如就命题C而言,目前引用的气温数据采样点只覆盖了全球陆地面积的23%,没有海洋气温和水温的准确数据。如果海洋温度不变甚至降低,全球气温升高的趋势就不能确认。如果海洋升温,水分蒸发会更加强烈,使得内陆可以得到更多降水,沙漠会变绿洲,人类宜居面积扩大。这样命题C 就不能确认。工业活动排放的一些物质对气温有降温作用; 气温波动有其内在的自身原因等等; 地球是如此复杂,容不得我们草率地下任何一个结论。

  为了验证人类对于地球的生态系统和大气环境的知识是否足够,美国建成了模拟地球的“生物圈2号”试验室。这个试验的结果告诉我们三个令人惊讶的事实:

  第一:“生物圈2号”从来就不能持续独立运转一年以上,证明目前人类的地球知识远非完备,所谓的生态和大气预测模型经不起实践考验,没有实用价值。所谓的预测除了“看图说话”以外与巫术无异。

  第二:试验室内部冬季的二氧化碳高达4000PPM,夏季只有1000PPM,证明气候变暖会加强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自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实际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只有358PPM。

  第三,实验室内部的被科学家们认为“应该多出来的二氧化碳”实际并没有出现。据说是被混凝土吸收了,其数量多到用百分比而不是PPM来计量的!按此逻辑,作为消耗世界上一半水泥的中国,我们蓬勃的房地产业和基建设施已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捕捉工具。如同计划生育的碳减排功效一样,这也被西方世界忽略了。

  利用媒体的霸权,西方已经将碳减排的理念贩卖到了联合国和全世界。但西方的媒体有多么可靠呢?九年以前,新千年之际,“千年虫Y2K”被西方认为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大问题,搞得每个人都知道“千年虫”的危害,各企业不得不花费巨资更新电脑软硬件。千年之交过去后,除了IT厂商大发横财之外,什么也没有发生。

  碳减排有无必要,不应该是西方世界认为必要,于是通过媒体的动员,政客的游说,塞进联合国,来设一个限额来要求我们做这做那。由于气候科学是冷门科学,我们很不幸地暂时缺乏对这个问题的独立判断力。我们已经向南极派出了新的考察队来钻冰分析古大气成分,但太迟了。在中国具备独立判断力之前,大约有十五年时间不宜做出任何刚性的承诺。

  新秩序

  如果国家A 希望国家B 做一件事,可以有三种方法。方法一,以武力强迫,就像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方法二,以利益引诱,一半多用于对小国。方法三, 世界末日法——如果不怎样怎样,就是世界末日,所以必须……。这是邪教组织屡试不爽的方法,被广为普及,蒙蔽了不少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西方青年。

  气候问题,如果它真的存在,决不是全人类必须共同解决、同时需要中国承担国际义务的唯一问题。贫困问题、恐怖主义、核扩散问题、全球金融安全都很紧迫。如果气候问题的解决模式被各国接受,实际上就确立了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碳排放限额将成为联合国征收的第一种全球税收的基本依据。

  中国还需要十五年时间舒舒坦坦地完成看齐韩国水平的工业化。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总会烧完的,发展新能源和节约能源刻不容缓,但碳减排理应是自愿的、作为结果的行为。当前阶段碳排放限额是不可接受的。

  十五年之后,中国应该成为新能源的最大供应者。到那个时候,新能源技术已经进入比拼大规模批量制造的阶段,而油价必定早已创出历史新高。这是后话,以后有机会专文再论。 (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吕 俊)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