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官员:全球资源与生存压力呼唤创新城市
中新网无锡6月20日电(记者 洪晓红 孙文荆)“全球气候变化、水源匮乏的威胁,需要一个新的城市发展的模式”,今日上午在无锡开幕的“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世博主题论坛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素帕猜•巴尼巴滴先生发出呼唤,我们应该在科技和创新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社会。
当今遍布全球的城市网络已转变了经济和生态的关系,变成让我们无法完全认识。巴尼巴滴表示,城市能够提供众多的机会,但与此同时,也代表着最大的挑战。居民渴望获得更大的空间、更好的住房条件,这给城市的环境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中,一个显著特点是超大城市现象,在这些城市当中,生活是很可怕的,可能很拥挤、不够卫生,并且充满了危险”,巴尼巴滴认为,空气、水的退化,无休止的土地竞争,这样的城市就是我们地球的缩影,在这个方面,创新是非常的重要,它能够实现我们所需要的生态效率。
“低碳”是目前全球最流行的词汇,它也代表了一种理想的城市状态,许多可再生能源技术能够让“低碳”离我们更近。在欧洲,有30个城市已经被选作高科技的能源系统试点,这些地方电网的一半是有能力使用可再生能源,阿联酋的马斯达城完全从零开始使用可再生资源和不适用任何轿车,这些智能城市将会是新的智能网络的核心和中枢,让整个世界向低碳方向发展。
在城市环境污染上,经验告诉我们,解决它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一个可以实现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合作和交通的规划体系,城市的规划者可以让城市更加的高效、宜居,可以通过规划和投资建筑、交通、能源、沟通、水管理和卫生系统,而挑战在于如何结合新技术、城市设计以及基于社区的创新。
比如说我们要创造一种基础设施,这种基础设施有助于支持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来满足城市的需求。这样的一些绿色的项目已经开始在世界各个地方出现。比如,旧金山的湾区为了应付人口的翻番,同时不再向外延过多发展,设计了一套新的网络,它可以收集和分送水、能源、燃料和物资,更好地满足居民和旅行者的交通需求,巴尼巴滴举例。
我们一直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建立自身的科技和创新能力,这需要技术转让、国际合作以及坚实的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这样才有适用于本地的新技术,中国、巴西和印度已经证明了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巴尼巴滴称。
事实上,城市的规模对于创新来说也是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如果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都能够走向绿色,如果他们想很好地生存和发展,他们就必须要很好地利用创新。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