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正文

瑞典小城成为世界知名生态城 垃圾资源循环利用

Eedu.org.cn 作者:方志辉    资讯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7-11

  怎么运行

  垃圾扔进地下管道

  “刮”向中央收集站

  严格地讲,这里的垃圾桶应该叫“垃圾柱”:每一个垃圾桶都细细的、圆圆的,直通到地下的管道;“垃圾柱”一般有三个,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垃圾分类:废旧纸张、厨余垃圾和不可回收废物;带拉手的“桶盖”位于垃圾桶正面,扔垃圾时一拉即可。国内生活小区的垃圾桶,都是躲在最不显眼的角落里,而且硕大无比;这里的垃圾箱则位于每幢楼下面的正中间,格外显眼。据说,这样放置除了方便居民外,另一个目的是方便居民互相监督。

  垃圾地下“专列”是怎样运行的呢?简单来说,这儿的“垃圾桶”其实是一个个竖井,与地下的水平管道相连。把垃圾扔进去后,垃圾会落到竖井底部的阀门上,在这儿稍事休息。控制系统的电脑会根据程序设定的时间,指挥某个竖井与水平管道间的阀门打开。此时,抽风机开始发动,管道中“刮”起每秒18到25米的大风,空气夹裹着垃圾,奔向中央收集站。在进入中央收集站的密闭垃圾集装箱前,还得过旋屏分离器这关,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在旋转中,垃圾落入集装箱,废气则上升,顺着管道经过装有活性炭和除尘装置的废气处理器,除尘除臭后被排出室外。你可以把这套系统看做是一套地下管道和巨大吸尘器的结合体,垃圾们在这套特殊的“下水道”中,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奔向小区边缘的垃圾收集站,速度媲美地铁。

  有啥好处

  干净整洁效率更高

  垃圾数量不多时,用传统方式收集垃圾需用150个小时,而垃圾自动收集系统用时仅1.4小时

  在使用这套系统的居民那儿,“干净整洁”是最常见的评价。传统垃圾收集方式的问题在于,一旦扔点饭盒、西瓜皮一类的东西,就会出现脏水横流的情形,接着蚊子、臭味就冲了出来。垃圾的二次污染,正是人们讨厌靠近垃圾收集点的原因。而垃圾自动收集系统是密闭式和隐藏在地下的,自然不会出现这类问题。

  当然,地下管道运输的一次性投资价格不菲。不过它的好处很明显:与传统方式相比,垃圾自动收集最根本的好处在于效率更高。在瑞典一个集合了住宅、商铺、写字楼的混合型项目中,曾做过一个对比:在正常状态,也就是垃圾数量不多的情况下,用传统方式收集垃圾需要用150个小时,而垃圾自动收集系统用时仅需1.4小时。当垃圾量多、处于垃圾投放高峰期时,垃圾自动收集的优势更加明显:即便每天收集2次,垃圾自动收集也只用4到5小时,用传统方式即便一天只清理1次,累计工作时间也要1841小时,也就是说,如果按每人一天工作8小时计算,需要230人才能干完。它还减少了垃圾的二次污染,减少了地面交通负荷,不需要垃圾车和收集人员……对于国内大城市来说,它还能解决政府十分头痛的垃圾收集点和中转站选址难问题,堪称“和谐号”。

  再造“资源”供电气

  每个居民一天自身产生的排泄物经过循环处理后产生的能量足够一家人一天做饭的需求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是12年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专家拉斯基的著名论断。收集垃圾不是垃圾“地下铁”功能令人称道的全部,它还有一套垃圾“资源”再造系统,把地球上这一唯一在增长的“资源”,从城市堆积如山的垃圾场拉回到居民生活的物质循环中。

  在Hammarby各种环保手段中,高达95%的家用垃圾循环技术是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当然,首要是垃圾分好类。Hammarby迎接新住户的首先是三件小礼品:有机废物垃圾箱、生物分解垃圾袋和节能电灯泡。在居民厨房的壁橱中,为各类垃圾设置了专门的放置区域。收集食物残渣的垃圾袋是由玉米纤维所制成的可降解的环保垃圾袋,用完了之后可以到小区的示范中心区免费领取。收集到的垃圾经过“地下专列”处理后,可以转成居民的肥料、燃料,甚至目标是提供一半以上的小区用电。Hammarby居民小区附近有一个热电厂,热电厂的部分原料就是利用小区居民排放的有机废物,循环利用后再将电能送回小区,小区里所有公共交通燃料都是这个电厂生产的,同时小区还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使整个小区可以达到零排放。

  这套地下的垃圾抽吸系统,还只是Hammarby小镇整体能源循环系统的一部分。与之配套的,还有能源供应循环系统与供水排水循环系统。Hammarby人自己爱提的口号是“从洗手间到煎蛋卷的炉火”(From Toilet to Omelet)——洗手间排出的废水,经处理后部分成为沼气,大部分供公共汽车使用,另有部分转给厨房用作炉火。据说在这个社区里每一个居民一天自身产生的排泄物经过循环处理之后产生的能量,就足够一家人一天做饭的需求了。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