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供热“一肩挑”
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C2馆外,有一个长2.6米、宽1.3米、高1.68米的绿色铁箱。可别小看了这个看似笨重的大家伙,它能单独为C2馆输送每小时50千瓦的电力,同时还能利用发电余热为C2馆提供每小时1.5吨的热水。这就是由中船重工七一一所研制的50千瓦燃气热气机发电机组。在世博会期间,该装置在服务C2馆的同时,还展现了环保利用能源的理念。
在以煤为燃料的发电厂中,即使是发电效率很高的机组也只能将煤39%的热量转化为电能,其他的六成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自然环境中。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过多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利用率低下。
燃气热气机发电机组则改变了这一状况。它的奥秘在于热电联供,就是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燃料,通过燃烧发电的同时,将产生的余热收集起来,用于制热或制冷。这样做能充分利用燃料的能量,相应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以七一一所的50千瓦燃气热气机发电机组为例,天然气燃烧后,30%—40%的热量转化为电能,40%—50%的热量转化为热能,只有15%—20%的热量散失掉。这远比燃煤来得高效,还能相对减排温室气体50%。
两者相比,更大区别在于发电系统的差异。由于对环境的高污染,目前燃煤电厂大多采用集中、大规模的方式,即使是能利用余热,但也难以传送到用户。燃气热气发电机组利用的是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可以因地制宜,分散在各个小区、各幢高楼周围,保证了余热能被用户利用,形成了分布式供能系统。
七一一所的热气机技术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近3年来总装机容量已超过了8000千瓦,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7万吨,年节约标煤2.6万吨。
该所承接“多燃料热电联供展示项目”后,热气机部民用热气机项目组,改造了原有热气机试验台位,同时改进了试验流程,在箱装体生产的同时,完成了热气机和发电机的安装对中,机组辅助系统的搭建,单机105小时全负荷试验,控制系统连接和调试等工作。项目组还设计了全新的底座结构,使热气机的振动和裸机噪声得到了有效控制,噪声降低超过5分贝。
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科研人员放弃了原本可以独立发电的模式,改成与大电网同步。在热气机内部还采用了惰性气体氦气代替活泼的氢气。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