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中国科技人员帮助农民借助生物天敌种植“生态粮”

Eedu.org.cn 作者:周楠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17
   新华网长沙10月16日电(记者周楠)“以前的人是追求吃饱饭,现在是追求吃‘好’饭,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营养和安全,生产绿色粮食有着广阔的市场,是大势所趋。”15日,在中国水稻第一大省湖南省的长沙县一处优质稻生产基地,湖南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方国华告诉记者,运用生态防治技术是避免粮食污染、保证粮食质量的最佳手段。

    近日,湖南省结束了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随着气温慢慢回升,秋收季节即将来临。在长沙县春华镇,宇田农业生产合作社优质稻生产基地2000余亩优质稻即将迎来丰收,这一丰收不仅仅是产量的丰收,还是质量的“丰收”。

    “由于使用了生态防治技术,这个基地的晚稻不仅能保证较高的产量,更好的是,稻米质量是完全无公害的,甚至部分还是有机稻米,不打农药,绝对无污染。”基地技术指导人员夏春华介绍,这个基地获得了“优质稻产业化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持,由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提供技术指导。

    水稻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向来推崇优质稻生态防治技术,3年来,他们将系统的优质稻生态防治技术全部运用到这个基地的虫害防治中,比如稻螟赤眼蜂防治螟虫技术、诱虫灯技术、性引诱剂技术等。

    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开始,湖南省就启动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项目,努力使粮食生产朝着无公害、绿色的方向发展。截至今年8月,湖南已拥有股份公司型、合作社(协会)型、基层组织型等不同组织形式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827个,预计今年完成全程承包防治面积800万亩以上。

    湖南并不是运用生态防治技术的“独此一家”。今年江西省在宜春市直“三区”实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核心区总面积10000亩,引进示范物理防控新技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捕器和粘虫板,应用生物防控新技术,推广稻鸭共栖治虫、香根草诱虫新技术等生物防控技术。

    浙江浦南稻鸭共育示范项目,由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立项资助,稻鸭共育面积达345亩,利用鸭在稻间捕虫、吃(踩)草、耕耘且刺激水稻生育的多功能作用,显著减轻虫、草、病的危害。

    湖北武汉江夏区在稻田安装使用智能太阳能杀虫器,通过太阳能板白天储电,晚上供电用于频振杀虫灯工作,利用灯光诱惑和特殊波长消灭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摇蚊等害虫,同时通过特殊波长和开灯时间的控制,还能有效地保护害虫天敌。

    中国农业部的专家在谈到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时,经常强调必须重视生态防治技术的运用。

    方国华告诉记者,随着他们基地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签约农民赚到了钱,附近村庄的农民也由最初对生态防治技术的效果抱有怀疑,到现在逐步试探观望。他相信,随着今年晚稻的“质”、“量”均实现“双优”,生态防治技术必将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中国的绿色稻米的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好。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