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市场资讯 >> 环保产业 >> 正文

地沟油公交车的春天有多远?

Eedu.org.cn 作者:蔡新华 刘静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3/2

 

  地沟油公交走向市场面临哪些挑战?

  相关扶持政策不明确、行业标准缺乏,制约着“地沟油公交项目”的全面推广。目前,相关混合油标准及补贴机制正在制定中

  随着试点车辆增加到100辆,意味着上海市地沟油用于公交车的实验阶段已临近尾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地沟油公交项目”一旦向市场全面推广开来,则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楼狄明告诉记者,仅靠签署《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循环利用六方合作协议》的6个单位和上海巴士集团的参与,还远远不够。如果没有相关政策的配套支持,要想推动“地沟油”实现从收集、运输、末端处置、运用的闭环管理,在公交车上大范围使用,将会困难重重。

  首先,在试验阶段,需要解决的是科研经费问题。

  据介绍,100辆公交车如果连续“喝”上1年地沟油,成本就已不菲。以每车日均行驶200公里、每百公里消耗混合柴油40升、每升混合柴油成本7.14元计算,需花费2000多万元。去除矿物柴油成本,公交公司要为“地沟油”额外多掏100多万元。

  上海巴士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额外多出的费用如果全部由巴士集团承担,并不合理。

  对于这一情况,上海市科委在经过详细了解之后,立即组织了评委会进行考察评估,成功引导了“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在柴油公交车示范应用”课题的设立,课题组申请到了500万元科研经费。

  其次,需要制定明确的扶持政策。

  记者获悉,2015年,上海市“喝”上地沟油的公交车辆有望扩大至1000辆。由于地沟油处理成本较高,进一步推广则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目前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

  使用矿物柴油,超出3.5元/升以上的成本,公交公司可享受政府的财政补贴。而使用地沟油制混合柴油,其成本比前者多出1倍,如果没有扶持政策,地沟油公交车还是上不了路。课题组经调研后发现,如果上海市将混合柴油全部用于公交车使用,公交车用油品补贴每年就需增加5.8亿元。

  记者调查后发现,2014年11月底,国家能源局就发布了《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废弃油脂为主、木(草)本非食用油料为辅的可持续原料供应体系,规范生物柴油生产与推广应用,构建“地沟油”资源化利用主渠道。

  这项产业政策还提出,要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推广使用生物柴油,并鼓励公交、环卫等政府管理的车辆优先使用生物柴油调和燃料。

  国家出台的这项产业政策,明确提出要对生物柴油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对生产原料中废弃油脂用量所占比重符合规定要求的生物柴油,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其他有关增值税、消费税税收优惠政策。楼狄明说,这对地沟油用于公交车燃料,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国家政策扶持之后,上海市也主动开展相关政策研究。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已经设计了地沟油用于公交车相应的价格补贴机制与方案,一旦获批通过,对处于观望中的众多公交企业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最后,缺乏相关的行业标准。

  据记者了解,目前供柴油公交车使用的地沟油制混合柴油,还面临着“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比如,应该按照怎样的比例来“调和”地沟油制生物柴油和矿物柴油?地沟油制混合柴油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需要怎样的条件和资质?由于没有标准可供参照,很多想加入进来的企业踌躇不前。

  对于这一问题,上海市质监局、上海市经信委在经过详细调研后,目前正着手指导相关单位和部门研究制定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相关标准体系。

  记者还获悉,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B10)》初稿目前已完成,B5标准已提交专家评审,B10标准将于今年6月完成。届时,地沟油循环利用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迎来发展的春天,“喝”上地沟油的上海公交车将会稳稳当当驶向远方。

  如何保证地沟油有效回收?

  有专家表示,政府应对餐饮单位支付一定费用,确保地沟油回收纳入正常渠道。目前,上海已对全市地沟油回收体系进一步完善

  除了公交车“喝”掉了的部分,上海市其余的地沟油都去了哪里?

  据上海市食安办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申报单位已达3.23万户,申报率达94%左右,大中型餐饮企业基本实现了申报全覆盖。

  此外,上海市有两个专门处理地沟油的企业,经处置的地沟油制成一定比率的混合柴油,还可供锅炉燃烧、垃圾焚烧使用。沿海省份一些渔船也开始“喝”上了这种混合柴油。

  由于上海市消化处理地沟油的能力有限,在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的许可和监管之下,目前还有部分地沟油被当作化工原料,运往周边省份日化加工厂进行深度加工。

  为了增强对地沟油回收的管理,目前上海已经采取了电子化监管措施,全市8个区、县已经有8000多家餐饮单位安装上了电子化计量和监管系统。

  上海市容绿化局除了使用电子眼对末端处理企业实施回收和运输的全程监管外,还派驻了协管员,24小时在工厂内实施监管。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市地沟油的回收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强制回收。由于不少餐饮单位额外增加了人员投入,也增加了成本,导致回收地沟油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也可能会使一些偷偷摸摸从事回收加工地沟油的“油贩子”有机可趁,私自加工。

  有关专家表示,餐厨废弃油脂向生物柴油转化混合后作为公交车的燃料使用,可以有效实现地沟油的闭环管理。既然地沟油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政府就应对提供地沟油的餐饮单位支付一定的费用,确保地沟油回收纳入正常渠道,避免落入“油贩子”手中危害社会、破坏环境。

  目前,上海市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步伐。据悉,今年上海市食安办、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已经准备联合申请一项地沟油整治的专项基金,监管部门可以根据电子系统中记录的餐饮单位回收地沟油数量,予以相应的专项奖励。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