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东北 >> 辽宁 >> 正文

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田园都市”

Eedu.org.cn 作者:赵国清 宋军君    资讯来源:沈阳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30

  严格环境准入 建立生态发展长效机制

  今后五年,沈北新区将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生态发展评价的重要依据,严把产业准入门槛,加大污染防治和环保力度,建立生态发展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环境准入和清洁发展机制。严格环境准入,建立审批电子档案库和环境监测“数字化”管理长效机制;健全污染物总量减排奖惩机制,完善节能减排、节水减排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三高一低”企业退出机制;健全水资源网络化管理平台,加大地表水生态治理力度,全面启动“引辽入蒲”工程建设,构建水资源联调体系;建立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参与、市场机制为导向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

  实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数字化”。采用现代信息手段,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和GPS定位技术,实现城市环境卫生监管现代化和专业化,形成对人员、车辆以及区域的考核与评价。到2015年从根本上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城市化”。全面完善村屯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实现户集、村收、街道倒运、区处置,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效运行机制,逐步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工作纳入城市卫生管理体系,彻底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这一顽症。到今年年底,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使农村环境质量与农民收入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相适应。

  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生态水系建设

  加强水系生态建设、改善水系生态环境,对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态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五年,沈北新区将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水系生态建设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考核监督,全面开展生态水系修复工程建设,推动全区水系生态建设顺利开展。

  创新蒲河生态廊道现代环境监管机制。充分利用蒲河廊道管理调度中心现有资源,依靠现代化信息平台,采用现代自动监测设备,实行蒲河全流域水质自动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到今年6月末,完成项目论证、设计,到2013年6月末,蒲河自动监测系统投入运行。同时,进一步完善蒲河廊道基础设施及文化建设,完成万泉河湿地生态岛绿化、七星山橡胶坝周边景观及绿化等辽河保护区建设。

  实施长河、左小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完成长河、左小河生态修复方案的修改与完善,今年重点完成长河、左小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完成新城子街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实现左小河污水截流;全面完成清水、创业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建设;到2014年,完成清水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投入正式运行,实现长河、左小河全段水质达到水功能区Ⅳ类水体标准,使长河、左小河成为集景观、休闲、净化功能于一体的人工湿地。

  完善节水工程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水田渠道衬砌、旱田发展喷灌和滴灌等现代技术,今年全区18万亩水田的各级渠道全部完成衬砌,实现每年节水3000万立方米;全区5万亩旱田全面实施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后,实现每年节水1500万立方米。加大工业企业节水设备和技术投入,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至4.85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以上。 (作者 赵国清 宋军君)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