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节能新技术积极推动农牧区住房"绿色发展"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加吾乡吉仓村村民华青加3间砖木结构的新房里,距离地面大约10公分左右高度的“节能炕”,格外引人注意。这种“节能炕”可防止地表吸收热量,提高了取暖温度,节省了大量燃料,同时烟雾通过屋顶的烟囱排放出去,可有效避免往常使用暖炕容易产生的空气污染。华青加一家享受到农牧区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政策,一家5口住进砖木结构的新房已有两年时间。
自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就瞄准节能技术和产品,积极推进农牧区危房改造的“绿色发展”。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政局危改办负责人说,“针对农村取暖期长、取暖费高的情况,这两年互助县在实施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项目中,把环保、节能放在突出位置,政府补助33个平米、2805元钱,让所有的危房户都建上了节能暖廊,还提倡节能炕的建设。今年又投入234万元用于节能技术的推广运用。”在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中,我省结合互助县的试点经验,把借鉴其他省区的节能热炕和太阳能暖廊技术引入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中,将“安全、节能、环保、适用”作为开展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的基本要求。
记者从省民政厅危房改造办公室了解到,2009年,在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过程中,我省将推广应用节能技术作为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引导农户采用太阳能日光暖廊技术的同时,积极引进了新型炕体节能技术(俗称吊炕)。通过试点,边总结、边推广,在2009年实施的16215户危房改造项目中,有12060户采用了吊炕和太阳能取暖技术,成为我省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中的一大“亮点”。乐都县在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中,将危房改造套入节能建筑项目中,从规划设计之始就规定凡是危房改造户在其获得的补助金中拿出专门资金修筑节能热炕,有条件的推广暖廊等太阳能取暖技术。通过对每个乡镇的工匠培训,全县危改房太阳能暖廊封闭率达90%以上,户户都有一个节能炕。
2010年和2011年两年中,我省一些地区在进一步总结经验、完成相关技术改造、完善工艺流程、拓展使用功能、简化建造工序的基础上,加大了这两项节能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据统计,三年来在我省实施的11.24万户危房改造户中,采用以上两项技术或其中一项技术的有8.99万户,占全部改造户数的79.98%。2011年,我省根据“四个发展”的要求,在继续推广应用太阳能暖廊和节能热炕的同时,又在一些地区开展的五保户集中建房项目中引进了新型结构体系和新型墙体材料,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在针对五保户开展的集建房中,通过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为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在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探秘国家级生态村北山村 环境保护引领绿色发展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推进生态宜居建设 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绿色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力推节能减排 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三棵树”撑起农民钱袋子 强调绿色发展自主创新 西安:绿色发展奏响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序曲 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绿色导航 绿色发展正当时 “硬”减排布局中国绿色发展 生态更文明,是转型之要民生之需 气候趋暖 环境恶化 绿色发展快点来吧!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