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将实现社区就地减量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从2010年启动的全市垃圾分类居住小区达标试点,目前已经在北京市的3759个居住小区开展,覆盖有物业管理小区的80%,初步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链条衔接,并开启日常运行和监督检查模式。
今年垃圾分类居住小区达标试点将保持覆盖80%左右的有物业管理小区,同时也将鼓励新建小区按照垃圾分类标准来设计或者采用智能垃圾分类设施。厨余垃圾方面,此前设定的“城镇地区主要分出厨余”的目标也在逐步提升,从部分厨余到去年全市平均分出接近5%的厨余垃圾。
下一步,垃圾分类要以“干湿分离”,分出可回收物,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为主,通过减水、减重、分出厨余垃圾等方式实现社区就地减量,根据区域范围设置固定收集点,或采用社区网络终端(APP)、电话预约上门回收等方式,推进专业化作业水平,促进居民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收集量的提高,推动各区垃圾减量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说好的垃圾分类呢? 深圳极探索垃圾分类“深圳模式” 垃圾分类或解围城困境 德国经验值得借鉴 银川鼓励居民分类垃圾 天津推行垃圾分类有妙招 生态城:垃圾这样分类 浙江农民爱上垃圾分类 推行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垃圾放对路谁都有好处 南京试点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 废旧电池回收列入垃圾分类考核 垃圾分类的“广州经验” 实现垃圾分类处理 构建生态海岛建设屏障 广州初步破解“垃圾围城”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