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环境更是理念
200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它也成为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视作带动城市发展龙头的九江市,秉持生态经济理念,将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助推九江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天赐良机”,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牢牢护住“一湖清水”。
九江的好生态,从刚进入九江市区时便能感受到。驱车经九江长江大桥进入市区,刚过江便能看到南岸绵延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夜色降临,漫步于九江市中心的南门湖畔,环湖栽种的各种植物散发出的清香沁人心脾;行走在九江共青城市的主干道——共青大道,沿途数排大树形成浓密的绿荫,让人们几乎忘记初夏的到来……
然而在九江,生态,是环境更是理念。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区域的九江,拥有鄱阳湖2/3的水面、2/3的湖岸线、2/3的环湖县。九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殷美根认为,鄱阳湖的生态安全事关九江的生态安全,事关九江的赶超大局,事关湖区的民生福祉。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被誉为“低碳城”的共青城市,集中体现了九江人的生态发展理念。
共青城市曾是鄱阳湖畔的一片滩涂。1955年,98位上海青年响应党中央号召来到这里垦荒创业。2010年,共青城获批成立共青城市,成为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年轻城市。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共青城市被作为试验田,承担着经济区先行先试的重任。
“坚持把创造绿色GDP作为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坚决不走同业竞争的‘套路’,不走低质增长的‘老路’,不走牺牲环境的‘弯路’。”这是九江市委常委、共青城市委书记李晓刚常说的一句话。作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青山绿水是共青城市的城市品牌。该市在产业布局上采取“有进有退”策略,抬高招商门槛,让“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不得进驻,让新能源、电子电器、现代服务业等低碳环保的新兴产业作为主打产业给予大力支持,专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据不完全统计,该市先后出台扶持战略新兴产业政策规定10多个。同时,该市“壮士断臂”,对“三高”企业不考虑经济效益无条件关停。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共青城市在建立健全发展指标考评体系时,重“显绩”更重“潜绩”,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社会和人文环境效益,以有力的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保障科学发展。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共青城逐步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兼得、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双赢的新路,生态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2011年,共青城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人均达9600美元;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55.6%,人均突破7000元;万元GDP的耗能则不到0.28吨标准煤。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