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安徽 >> 正文

石头上种树 安徽石头缝里"抠"出近20万亩森林

Eedu.org.cn 作者:杨丁淼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6-13

  安徽省的淮北岗地、江淮丘陵和江南低山丘陵,多是岩石裸露地貌,缺土缺水,立地条件差,历来被视为人工造林的“禁区”。去冬今春,安徽各地把握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契机,攻坚石质山地及矿区废弃地造林,从石头缝里“抠”出森林19.64万亩,让“石质山上种树”成为现实。

  安徽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淮北市石质荒山绿化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今年春天又消灭石质荒山1万亩;安庆市将石质山造林作为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完成造林4.8万亩;宣城市开展“矿山复绿”行动,完成石质山造林6000亩。

  淮南矿业集团绿化办高级园艺师李金珠告诉记者,由于其所在矿区堆积的煤矸石酸性较大,不适合植物生长,如果坡度较大,一下雨表面上的覆土就会被冲掉。

  “我们只能将煤矸石深埋,在上面覆土然后种植耐旱、耐贫瘠的树种,然后以梯田的形式每隔几米用袋子装好堆在边缘形成台阶。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后种活了杨树、龙柏、雪松等,将石山变成了绿山。”李金珠说。

  安徽同时加大了对石质山造林的投入,充分调动社会主体投资石质荒山绿化。淮北市严格实行市场化运作、合同化管理、工程化造林,安排财政专项3000万元用于石质山造林;淮南市加大石质山造林扶持力度,按照每亩800元标准予以补助,今春的石质山造林全部由社会主体承担完成。

  为推进石质山造林取得实效,安徽林业部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造林一线,强化服务指导。铜陵市组织科技人员深入造林现场,严格督查指导,对不符合技术规程操作的,要求返工重造。凤台、南陵、繁昌、宿松等各有关县林业技术人员逐山头、逐地块摸清家底,制订石质山造林规划,编制作业设计,跟踪服务指导。(记者 杨丁淼)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