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武进:低碳幸福城市呼唤“慢行交通”

Eedu.org.cn 作者:钱小松 马叶星    资讯来源:武进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7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然而,汽车普及的结果却是自行车道与人行道的逐步消失,拥堵的公共交通、刺鼻的汽车尾气、危险的行车事故等一系列城市问题正日益凸显。一切似乎都在警告着我们,快速交通正慢慢湮没昔日美好的出行记忆。推行慢行交通,刻不容缓。

  现状

  城市慢行道越变越窄

  上下班的高峰期,城市的繁华路口,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主干道上,各类机动车“亲密无间”,一辆挨着一辆匍匐前行。行人步履匆匆,从人行道快步走过。一辆辆自行车、电动车则在有限的空间内闪转腾挪,吃力地前行。连日来,记者走上街头实地采访,骑车人、行人普遍反映“行路难”。

  每天早晨7:00,家住湖塘长安大巷社区的马曙东就准时出门,骑车前往单位上班。从他家到单位距离大约3公里,理论上20分钟就能到达目的地。可是每次下班,马曙东都要用上半小时甚至40分钟。

  “下班高峰期,车水马龙,一辆辆汽车从身边疾驰而过,不免心惊肉跳,车速就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马曙东说,下班从单位出来就是人民中路,这条本就不宽的道路在慢车道上却规划了停车位,5米宽的慢车道缩短为2、3米,道路的安全系数和通行速度可想而知。

  骑车上班,马曙东的这个习惯保持了10年。10年来,他不仅看到了一条条宽阔大马路的兴起,更见证了一个新城区的崛起。但是,道路条件的优化,丝毫没让他开心起来。在采访中,马曙东表示,现在,城区一些道路在设计上完全是为汽车服务,没有更多考虑骑自行车和步行的人。拿宽阔的常武路来讲,快车道和慢车道之间隔着宽阔的绿化带,照理说在慢车道骑行应该十分安全。可偏偏公交车又在慢车道上通行,“有时,私家车还要来挤道,这样的路让骑车人怎么走?”

  记者采访中还发现,有的道路连慢车道与快车道都没有隔离,自行车与机动车混在一起,骑行人提心吊胆。一眼望过去,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竟十分稀少。曾经的自行车王国,已经逐渐被各种车轮所取代。

  家住高新区北区十里社区的叶女士每晚都会步行去新天地公园健身。通常,她的行走路线是从家里出发,然后沿广电路一路西行。按理说,这条线路是一条直路,但由于没有专门的步行通道,叶女士走起来却分外小心。

  “这段路一半规划了人行道,一半路行人则必须与自行车、摩托车同行。”叶女士告诉记者,每天前往新天地的路上,走过两个节点时,心里总会发怵。一个是常武路与广电路交叉口,这里车流量大,而且车行速度快,通过时一定要快速加小心。另一个节点则是从广电路拐入到新天地公园入口处。“此处岔路口甚多,指不定就有车飞快地过来,稍不小心就会被撞上。”叶女士忧心忡忡地说。

  12月23日晚上,记者沿着叶女士的路线走了一次,着实体会了上述两个节点的危险系数之高。在常武路与广电路交叉口,记者注意到,此处由西向东或者由东向西直行的绿灯仅设置了25秒,而这个路口的直线距离约有30米,这就要求行人以小跑的速度通过。如果碰上对面有踩着黄灯驶过的汽车,那么行人很可能要滞留在半路,十分危险。在广电路拐入新天地公园的路口,记者也发现,因为此处有多家饭店并靠近商业街,车流量很大,加上有两个岔路口可通行汽车,一般市民在过马路时都是左顾右盼,非常谨慎。

  呼声

  慢行交通势在必行

  近日,新闻报道一位来自芬兰的外教在福州一斑马线处,用中国太极拳动作,提醒司机减速慢行。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折射出当下步行、骑车等绿色出行方式的空间日益被挤压。

  记者也在采访时深刻感受到,中心城区打造慢行交通势在必行。

  在中心城区定安路,骑车经过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骑自行车越来越困难,大多数路没有规划自行车道,即使规划车道也十分狭窄。一些骑车人只能在机动车道上和汽车混行,确实十分危险。”

  张先生的话道出了大多数骑车人的心声。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飞速攀升,曾经在道路上风光无限的自行车,渐渐被“赶到”了边缘地带。以武进地区为例,目前,我区共有机动车305077辆,其中汽车164044辆、摩托车140361辆。今年预计新增汽车近30000辆,增幅24.88%。这种爆发式的增长,不仅给道路通行带来了压力,也增加了各类交通隐患。

  “我们的城市如此大跃进式地进入汽车社会,却远远没有达到汽车文明的标准。”采访中,张先生表示,当下,许多车主买车后,只注意到车辆给自己出行带来的便利,却没有文明行车的意识。“城市的人行横道、道路转弯处,经常可以看见各类小汽车不让行人和自行车的驾车陋习。”

  “这是‘以车为本’带来的不良效应。”一位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城市的规划者们在城市道路的路权划分上,存在偏重开车人的现象。其实,小汽车、自行车、步行以及其他出行方式在城市交通生活中都是平等的,而作为绿色、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自行车、步行这种慢行交通更应该受到尊重。

  无论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还是德班气候峰会,各国代表都纷纷将焦点定格在了“气候变暖”、“碳排放”等关键词。然而,当下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快速交通的广泛兴起,却一定程度上与气候大会背道而驰。大量的尾气排放,成为增加全球碳排放的重要催化剂。

  “城市推行慢行交通既是减少‘碳排放’的有力实践,也是缓解当前城市交通压力的现实之举。”常州市规划局武进分局规划技术科副科长顾宏亮表示,城市交通建设不可能无限向外扩张,走先拥堵再治理的老路行不通,必须让慢行交通再次复兴。

  “这也符合当下‘低碳武进’的建设潮流。”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生态、绿色、低碳一直是近年来全区上下追求的目标。特别是自2005年《常州市武进区生态区建设规划》的批准实施后,我区生态建设就进入了快车道。我区还率先提出不单以GDP看“政绩”,要以“绿色”论英雄。在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的基础上,大胆实施“环保考核分值两倍于GDP”的考评体系,使“低碳武进”建设有了制度保障。

  今年9月,国家住建部还批准我区设立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规划在武进高新区内,总面积27.8平方公里。

  “事实上,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先进城市,发展自行车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潮流。”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位专家在采访中表示,一些西方国家为鼓励自行车出行,还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规划。

  应对

  绿色慢行,武进先行

  所幸,为改善中心城区机动交通拥堵状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我区相关部门开始了慢行交通的规划探索。一个覆盖中心城区和滨湖新城的慢行交通规划正呼之欲出。

  “在城市中布局慢行系统有助于解决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各类问题,能更好地衔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创造人性化交往空间。”顾宏亮表示,目前,中心城区在道路条件、水系控制、环境建设等方面均已具备良好的条件,但对于慢行交通仍需要进一步梳理。

  为此,我区在打造慢行交通上将实施“四步走”战略。首先,加强慢行系统与公共交通的衔接,通过在公共交通站点配套建设相应非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租赁点,鼓励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步行”的出行方式。

  其次,加强支路网建设,为慢行系统打好基础。第三,结合旅游河道,发展滨河慢行系统。结合水系规划,在长沟河、大通河等旅游河道两侧建设滨河步行道、自行车道,并成为城市重要的景观廊道。

  最后,打造慢行系统的重点区域,如淹城、新天地公园周边等,实现慢行系统点与面的有机结合,构建完整的慢行系统。“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整体出行慢行比例达45%以上。”

  链接

  “慢行交通”的样板

  ★在“自行车王国”丹麦,人们用修建自行车专用路网的办法,来平衡汽车和自行车的关系。哥本哈根市政府每建成一条新的自行车车道,这个路段的骑车人数就增加20%,而开车者减少10%。

  ★美国洛杉矶市市长安东尼奥·维拉莱格萨日前表示,为建立一个绿色环保城市,洛杉矶市大力鼓励市民少开车多骑自行车,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为自行车开道”。

  ★由于无污染、零排放,骑自行车出行在英国被贴上了流行的绿色标签,深受政客们的钟爱。因此骑行这种本来有点过时的交通方式“老树开新花”,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浙江省杭州市首创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将公共自行车纳入“五位一体”的城市公交系统,构建了公共交通与自行车换乘(B+R)及停车换乘(P+R)的组合交通模式,大大节约了道路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缓解了“出行难”问题。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