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文明铸成江苏重要品牌
重现太湖美,治理无“断点”
一顶安全帽,一身工作服,一个电工包。1月2日记者在梅梁湖泵站见到的省党代表边晓阳,与任何一个基层水利职工并无二致。
“省党代会归来,心中时时想起罗书记对生态建设、太湖治理的殷切期望,更觉自己责任重大,岗位光荣。”在无锡蠡湖岸边轰鸣的机组旁,边晓阳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无锡水利局太湖闸站工程管理处承担着调水引流、改善太湖水体水质的任务。几年来,梅梁湖泵站、大渲河泵站已分别连续不间断调水1530天、635天,总计调水近40亿立方,几乎把太湖水换了一遍。监测显示,太湖无锡水域入湖污染物总量逐年下降,太湖水质持续改善。
从省党代会归来后,边晓阳更忙了,对太湖治理也有了更深层的思考。“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在听罗书记报告的时候,对"创新"两字尤其敏感,由此想到我们的调水,应积极思考创新技术方法和管理模式,确保太湖换水无"断点"。”最近,他们成功建立起一套动态预警系统,可根据机组动态参数,及时发现和化解险情,显著提高了调水运行的安全性。 本报记者 马 薇
生态建设越好,发展潜力越大
冬日造访溧阳天目湖生态园。近3万亩果木高低成林、起伏成景,胜似世外桃源。省党代表、天目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祖富,正在山间地头立架整枝,查看农业生态园院士工作站的示范区建设情况。
“生态就是生产力,生态建设越好,发展潜力越大。”沈祖富兴奋地告诉记者,最近,天目湖的好生态引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西甜瓜现代农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吴明珠,将领衔新疆农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在园区合作共建“哈密瓜院士工作站”,规划600亩新疆哈密瓜示范区。“这个品种引种成功后,农户亩均效益2万元就不在话下。”
作为以工促农、带动生态农业发展的典范,天目湖生态农业园现已成为我省最大的现代农业园区。园区所在的三胜村处于丘陵腹地,过去交通闭塞。沈祖富在这里流转了近3万亩荒山,支付的2.7亿元土地流转金让当地农民“一夜脱贫”。
对照省党代会报告提出的“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的新要求,沈祖富最近正着手三个大的动作:按照农业休闲观光景区的建设要求,投资5个多亿新建乡村游客接待中心;对周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突出环境整治,营造绿化林网,引导和鼓励村民自主创办、经营农家乐,带动更多农户致富。
本报记者 蔡 炜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以生态文明为城市追求 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论坛专题研讨环保与治理 《生态文明苏州宣言》通过 努力推进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共建森林城市 共享生态文明 走科学发展路 建生态文明市 广西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挺起绿色脊梁 生态更文明,是转型之要民生之需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 制度创新是关键 呼伦贝尔:走特色生态文明之路 曲阜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