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南京突破“垃圾围城”呼唤垃圾减量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25

  垃圾围城,苦不堪言

  4月中旬,记者乘车围着江宁轿子山垃圾填埋场一号库区转了一圈。汽车大约开了5分钟,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400多亩、20多米高的垃圾山。

  “南京市区现有3座垃圾填埋场,分别位于江宁的轿子山、水阁和浦口区的天井洼,垃圾填埋处理量都超过了设计量。其中,水阁垃圾填埋场经过多次改造扩容,填埋量已达500多万方,是最初设计容量的2倍多。”南京市城管部门接受记者专访时,提供了最新的数据。

  不仅南京,我国超过1/3的城市都正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垃圾量猛增,处理能力不足

  “按人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公斤以上计算,南京每天产生的垃圾近6000吨,且呈持续性的增长。”南京市城管局副局长陈雷介绍,怎样去约束个人和单位减少垃圾量,现在尚无有效办法。南京市城管局长期从事垃圾处理设施研究的科技信息处处长欧阳育楠也告诉记者,南京的垃圾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垃圾回收和处理能力十分不足,相关设施规划和建设滞后。

  据介绍,现行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一是填埋,二是焚烧。“南京主城区的3个垃圾填埋场均已超负荷了,六合、高淳、溧水3区分别管理着一个较小的填埋场,所幸尚未填满。”欧阳育楠坦言,增建垃圾处理设施越来越迫切,但经费投入不足,“新建一个垃圾填埋场(包括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至少需要3亿元,采用先进技术焚烧1吨垃圾的费用超过100甚至达200元。”

  “增设新的垃圾填埋或焚烧设施,落地过程很艰难,因为垃圾收运、处理设施无论放在哪里,周边的老百姓都会有意见。南京在浦口区新建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前,曾多次组织居民到外地考察‘项目的环保性’。”陈雷说,而且,焚烧垃圾也不可能完全消化,还有一定量的残渣需要固化,然后进行安全填埋,所以还要占用土地。

  “南京现行的垃圾处理费和水费捆绑征收,统一按居民每户每月5元、单位每人每月4元收取,这一标准无法起到抑制垃圾产生量的作用。”业内人士认为,产生的垃圾再多,却不承担相应的支出,会造成垃圾持续性的高增长。“垃圾处理需要成本,应该动用收费杠杆,让垃圾产生者承担更加合理的责任。”欧阳育楠说。

  用好“放错位置的资源”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在业内人士看来,破解垃圾围城的最佳对策是减少垃圾,其次是资源化,最后才是焚烧和填埋,且无害化处理贯穿始终。

  如何推动垃圾的源头减量?专家认为,垃圾分类是有效途径。欧阳育楠说,南京的垃圾分类如果做得好的话,可减少20%到30%的垃圾量(餐厨垃圾可资源化利用)。

  据了解,日本过去也经历过垃圾围城之痛,后来日本果断实施系统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随着垃圾回收产业链逐渐成熟,短短几年时间,日本的垃圾产量猛降50%。

  然而,垃圾分类需要政府的持续推动,不能搞一阵风。两年前,红、黄、蓝、绿四色垃圾桶出现在怡馨花园小学,拉开了南京市垃圾分类试点的序幕。其后,南京16个小区试行垃圾分类。但两年之后,垃圾分类仍然“雷声大雨点小”。

  采访中,很多人认为,仅仅靠政府“提倡”远远不够,应该多管齐下,制定科学、配套的政策措施。令人欣慰的是,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近日通过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今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垃圾分类管理将走上法制化轨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的垃圾分类堪称“细致入微”,连一个矿泉水瓶都分为瓶盖、瓶身和瓶身上的塑料贴纸三部分分别投放。日本还对生产厂商提出了“延伸责任”,要求商品一出厂就要在包装盒上注明其属于哪类垃圾。

  台北实施“垃圾不落地”及“资源回收计划”。在居民小区里,看不到垃圾桶、垃圾箱、密闭式清洁站等生活垃圾暂存和中转设施。市民必须在家里对垃圾先行粗分类,再由垃圾车直接运走。在运输过程中会有工作人员进行二次分拣,居民若不分类,不仅在收运时被拒收,甚至要被处罚1200到6000元新台币。

  “没有千家万户的积极参与,将垃圾从源头分类,再先进的科技和设备也难以完全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陈雷表示,尽管《办法》中的“垃圾不分类罚款”等规定内容引发争议,但客观上对垃圾分类工作是一种重要推力。“建立这样的处罚机制,也可为政府部门建设更多更好的垃圾处理设施提供财力支持。”

  记者采访时还获悉,基于现有3处垃圾场填满的现状,南京市目前正对水阁垃圾填埋场扩容建设,预计今年内建成,将可容纳南京主城区一年多的垃圾产生量。另外,南京将在江宁、浦口区各建一座静脉产业园,建成后可对餐厨垃圾、金属、废旧汽车家电等进行系统的综合处理和利用,基本解决南京的生活垃圾出路问题。其中,两园区内分别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对生活垃圾(脱水)日处理量都达2000吨,预计明年底前先后投入运行。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