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 力求解决秸秆全量还田难题

Eedu.org.cn 作者:作光摘    资讯来源:苍梧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6/15

走进赣榆县大盘村犇牛农机专业合作社,多台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机械静静地“站”在仓库中,等待着附近田间小麦成熟后再大展雄威。

记 者 李江

通讯员 张君 李然

“全村486户开始就2户不同意接受土地托管,一年之后就自己改变主意了。”犇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祁洪峰告诉记者,农户将土地使用权委托给犇牛农机专业合作社后,委托费用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一、农机专业合作社每亩每年按时给稻谷550斤,小麦300斤;二、农机专业合作社每亩每年按时给现金1000元。农户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进行结算。另外,农户土地使用权委托后,继续享受稻麦两熟田政策性补助。这也是一年之后,原来不同意的农民加入了合作社的原因。

赣榆县犇牛农机专业合作社2011年10月正式挂牌运营,是全市首个以村级整体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全村规模经营土地面积达1000亩以上。青口镇大盘村也从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向土地经营规模化经营方向转变,破解小地块大机械化的矛盾,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秸秆全量还田的难题。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主体,充分发挥其机具数量多、技术强的优势,通过推广运用秸秆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技术以及秸秆还田与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秸秆还田后如何插秧和播种的问题。”赣榆县农委副主任赵文说,近两年大盘村夏秋两季都做到了“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污一片土”,有效维护了生态环境,培肥了土壤。

在犇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隔壁,就是赣榆县金盘秸秆加工厂,还田剩下的秸秆与花生壳等混合后压块,不仅供本村气化使用,还为其他乡镇供货。“每年要吃掉300-400吨秸秆混合压成的块,你看西面那两个大家伙,就是我们的气罐,全村使用秸秆气都是免费的。”祁洪峰说。

大盘村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转变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稻麦作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插秧技术和稻麦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得到了全面推广运用。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了“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的农机生产管理目标,村集体仅土地收益年盈余30万余元。同时,也促进了大盘村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在该村形成了“犇牛农机代种田,农民务工多挣钱,耕种管收机械化,合作共赢齐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