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生态农业积蓄“绿色财富”
截至5月16日,“中国生态硒谷”丰城已形成富硒龙头企业12家,其中1家上市公司,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这12家龙头企业完成投资12.3亿元,解决剩余劳动力5000多名,实现增收2.2亿元,还带动近20万农民搞富硒农业,总产值达15亿元。这是宜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
宜春按照“生态立市”的原则,编制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等专项规划。该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生态农业体系,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迈进,走生态农业的发展之路。依托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优质苎麻生产基地,全市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和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发展粮食、生猪、肉牛、家禽、茶油、中药材、竹木、苎麻、果业、有机农业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并将富硒农业、有机农业开发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新亮点,走品质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万载县倾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土壤面积达27.43万亩。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市各地发展生态农业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建设了一批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林成行的高标准农田。一季度,全市完成土地建设项目69个。樟树市实施生态农业富民工程,建立万亩以上生态农业园4个,培育玉珠大米、春丝面条、天齐堂药业、其门堂蔬菜等14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安市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生态农业为基地,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涌现出西红柿、豇豆、甜玉米等一批特色种植基地;袁州区西村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有数十家农业企业“安营扎寨”,园区蔬菜、花卉、苗木等产业集群破茧成蝶。铜鼓的有机生态水稻,奉新的生态猕猴桃种植规模也都不断扩大。全市10个县(市、区)普遍建立了1个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目前,宜春有机产品认证数72个,开发建设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25万亩;水稻、木姜、小葱、百合等39个品种通过了国际有机认证,100多个有机农产品进入欧美国家市场。4月下旬,丰城市的梅林镇,靖安县的璪都镇、雷公尖乡、水口乡、宝峰镇和宜丰县的新昌镇、谭山镇,又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目前,宜春市已有20个乡镇荣获此称号。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