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西 >> 正文

南昌将打造七大工程优化生态环境

Eedu.org.cn 作者:黄欢    资讯来源:南昌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29

  本报讯(记者 黄欢)在继续加强山区绿化的基础上,实施100万亩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规划期内,新建自然保护区2个,新建8个具有特色的自然保护小区……记者昨日从市国土局获悉,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围绕建设生态市目标,我市将实施饮用水源地和重点水域保护、造林绿化“一大四小”、防沙治沙造林、平原绿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以及生态农业建设七大生态建设工程。

  为保证城市饮用水质量和饮用水源安全,我市将按照确保水功能达标,水域保持优良水质,治理并改善污染水域的要求,推进瀛上河和抚河故道水资源环境的综合整治,减少对赣江的污水排入量,提升饮用水源水质。在继续加强山区绿化的基础上,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我市将以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城镇及工业园区绿化、河渠滩涂绿化、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实施100万亩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任务。到2020年,市域已建和新建高速公路、铁路宜林路段绿化率达到85%以上,国省道干线绿化率达到80%以上,县乡村道绿化率达到80%以上;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交通干线沿线可视范围内村庄实现全面绿化。对市域内风沙化土地区及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我市将采用封、造并举措施,全面恢复森林植被。到2020年,我市将计划在南昌县、新建县实施防沙治沙造林工程规模3400公顷,其中新造防风固沙林1200公顷,实施封沙育林2200公顷。平原绿化工程方面,将创建“生态园林化乡镇”30个、“生态园林化村庄”150个,基本形成点、线、网、片相结合的平原绿化体系。

  此外,我市还将通过实施湿地保护,采取还湖、还泽、还滩及水土保持等措施,使湖泊湿地的面积逐渐恢复,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状况,使丰富的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以南矶山、青岚湖等4个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为重点,在南昌市东北、东南的湖滨地区,重点划建大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水禽、鱼类自然保护区;在西北山区,重点划建小型森林类型或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或建设相互联系的自然保护区群和生境廊道;在其他林区、人口稠密地区,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把有重要价值的珍稀物种栖息地、景观林、水源林等,划建为自然保护小区和保护点。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