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上海 >> 正文

第一代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讲述上海大气监测历程

Eedu.org.cn 作者:郭剑烽 邵宁    资讯来源:新民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28
  “现在发布PM2.5监测数据了。想当初,我们监测的只是相当于PM100的TSP,变化翻天覆地!”1983年上海成立环境监测处后,卞清根就开始从事大气监测工作,想起亲身经历上海大气监测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的艰辛过程,不由感慨万千。其间,大气监测国控点几次更替,监测对象根据时代需要不断变化,监测仪器也更新换代。

  卞清根说,1982年末,上海、北京、广州成为全国第一批大气自动监测的城市。1983年,本市成立了环境监测处,主要承担水、大气环境质量、土壤、固体废弃物、环境噪声等的环境监测工作,他被分派到大气环境监测这一块。一开始,监测的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TSP。

  “什么叫TSP?就是总悬浮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通俗点说相当于PM100吧,主要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颗粒。”卞清根说,当时TSP也不是“大热门”,因为那个时期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平均浓度达到0.10毫克/立方米,非常高,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上海有不少大规模的重工业企业。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本市开始监测可吸入颗粒物PM10。之后,又在个别站点开始了对臭氧的监测。从2000年开始,上海在部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增设PM2.5监测项目,开展了PM2.5研究和监测试点工作。这一步,走在了全国前列。如今,最先进的国控点甚至可以监测100多种空气污染因子。像位于灵山路的浦东监测站就是这样一个大气复合污染超级监测站。

  那么这些年来,国控点里的设备变化如何呢?

  “我们进口的第一台大气自动监测仪,要120万元人民币,这在上世纪80年代,可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啊,足见市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啊。”卞清根告诉记者,如今,监测仪仍然从美国进口,但价格便宜了很多,一台最新的PM2.5自动监测仪不到50万元。

  这机器的身材嘛,也在不断“瘦身”。卞清根介绍说,最开始的自动监测仪,是个半人高的大家伙,几个壮汉才能抬进来。记者看到,如今的监测仪,四四方方,就像宾馆里常见的保险箱那般大,不占地方,比较轻便。

  卞清根记忆深刻的是,为了最快传输大气自动监测仪所采集的数据信息,他们成为摩托罗拉第一代对讲机的专业客户,数据传送全都是靠扯着嗓门一遍遍重复!后来,通讯技术不断发展,大哥大、MODEM上网、无线上网……最近还在实施3G网络的全面更新。本报记者 郭剑烽 邵宁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