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浙江 >> 正文

杭州首创市县联动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Eedu.org.cn 作者:张健康 李朝秀    资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2
  中国绿色时报12月22日报道(记者  张健康  通讯员  李朝秀)  以往,如果你要森林资源的数据,有可能是5年前的,甚至是10年前的。现在,杭州市每年可以出最新的数据,包括辖区内每个县同期的数据,并且扩展到森林生态状况评价。由浙江省杭州市林业水利局组织开展的“杭州市森林及生态状况年度监测与公告项目”在国内首创了市县联动森林资源监测技术,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年度监测体系,实现了年年出数据、县县出成果,且数据具有科学可比性。这一成果对地方森林资源及生态状况监测评价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也为国家开展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提供了借鉴。
  在国家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作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并将其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大背景下,这一成果的取得具有重要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向世界作出了“双增”的庄严承诺: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要科学计算各级政府“双增”的数据,客观反映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首先要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信息为基础,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监测体系,掌握各地森林与生态状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正是这一监测体系为森林资源及生态状况的监测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在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中,以全国和省级层面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调查)5年开展一次,以县域为主体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一般10年左右开展一次,设区市的森林资源则通过所辖县各时期调查数据汇总获得。因各县调查年度不一致,信息的时效性较差,汇总数据难以准确反映森林资源现状。杭州市最近一轮开展的各县二类调查,前后时间跨度达到7年。近年来,各级政府为生态建设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并制定了相应的建设目标。目标实施的进展、建设成效是否达到相应目标要求等,需要通过年度监测进行客观评价。同时,森林资源的消长已被列入地方政府的考核内容,监测间隔期为10年或5年得到的森林资源变化信息应用于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考核,基本上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新的形势需要新的监测体系。
  据了解,从2007年开始,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共同开展了“基于市县联动的杭州市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动态监测”研究。科研人员以省级样地为基础,通过样地加密,在对森林资源较多的县分别按总体设计精度要求,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森林资源固定样地监测体系,构建了年度监测抽样调查宏观控制的基本框架,同时,以利用杭州市各县最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为基础,通过档案更新、补充调查、复位调查、更新发生突变的林分因子或属性因子,按照市级控制、县级落实的原则,基于当年固定样地资料,建立各县的蓄积量更新模型,对各县的森林资源数据进行更新,实现市、县两级同时出数。2008年至2010年,杭州市的监测成果均达到了项目方案设计的预期目标,相继向社会发布了《杭州市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公告》。
  这一项目有多个方面的创新:一是首次对设区市森林资源监测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率先采用固定样地监测与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结合方法开展了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实现市、县两级森林资源同步联动监测,将信息的时效性由5至10年提高到1年。二是首次采用细班对应、面积平衡的固定小班监测技术,取得了基于固定样地的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方法,监测成果实现了空间上受市县二级分级控制、时间上市县两级同步监测,提高了监测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三是县级森林资源更新采用补充调查、复位调查、档案更新、模型更新等技术方法进行,相对于以往全面的规划设计调查,减少了野外作业量,同时更新结果受市级抽样县域内样地抽样置信区间控制,更新精度能得到充分保证。
  通过项目的实施,杭州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市县一体的地方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年度监测体系,因而能及时掌握杭州市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和发展变化趋势,而且对森林生态效益货币价值计量、森林碳汇能力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创新了森林资源监测的组织体系,还开展了林业“双增”目标考核评价的技术研究,为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做了有益的探索。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