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浙江 >> 正文

嘉兴着力推进减排市场化 抓点布线构筑治污防线

Eedu.org.cn 作者:邱再青 杨建强 …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9
 嘉兴市着力推进减排市场化、治污常态化、监管社会化

  实现省市县三级边界监管全覆盖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通过抓点、布线、扩面,不断推进污染减排市场化、污染防治常态化、环境监管社会化,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抓准突破点

  推进污染减排市场化

  最近,嘉兴市各地排污权交易日渐增多。嘉兴市在开展排污权抵押贷款业务之外,又推出了排污权指标租赁业务,还尝试排污权公开拍卖,有效激活整个排污权交易市场。

  在推进排污权交易过程中,一些中小排污企业由于购买排污指标、出现流动资金紧张的状况,嘉兴市环保局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了排污权抵押贷款产品,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从而减少了推进排污权交易的阻力。截至今年11月底,嘉兴市排污权抵押贷款累计43笔,金额达1.34亿元。

  针对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出现排污权闲置或超量排污等现象,平湖市按照同行业租赁、年内使用、市场定价原则,开展了化学需氧量排放指标租赁业务。排污权指标租赁既能解决企业的短期需求,又能盘活排污指标,使闲置的资源产生效益。自2010年以来,平湖市已完成企业间租赁交易7笔,产生交易金额18万余元。

  嘉兴市南湖区试行排污权公开竞拍业务,将部分公共资源和排污企业削减指标进行公开竞拍。通过竞拍,成交价远远高于排污权交易的指导价,化学需氧量最高价达到了36万元/吨,较最初价格增长350%,不仅推动了排污权交易的市场化,充分体现排污权作为稀缺性资源的价值含量,也为今后调整排污权交易指导价提供了依据。目前,南湖区共进行公开拍卖7次,拍卖企业44家,成交金额达736.8万元。

  嘉兴市是全国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第一人”。在针对新增排污指标进行实质性交易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初始排污权有偿分配。针对排污权交易如何定价、如何购买等问题,积极做出大胆探索与尝试,积累了许多经验。

  目前,嘉兴市已出台《嘉兴市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办法(试行)》和实施细则,全面实施初始排污权交易工作。嘉兴市有近90%的排污企业完成了初始排污指标申购,有偿使用金额达4471万元,全市累计完成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金额达7.98亿元。

  -布置防控线

  推进污染防治常态化

  在对排污企业实施日常执法和专项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嘉兴市积极创新环境执法监管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污水处理厂环保人员驻厂监管制度,异地派遣环保监督员进驻全市14家污水处理企业,开展24小时不间断监控,深入查找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为强化市区北部区域废气污染整治,嘉兴市出台具体措施,除派员驻厂监管重点废气污染企业外,还投资330余万元,设置大气特征污染因子自动监测站,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定期公开发布监测结果,倒逼企业强化污染防治工作。

  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5.8万余人(次),开展专项环境执法行动11次,检查企业2.6万余厂(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411件,罚款5029万元。

  针对重点行业,嘉兴市采取分类整治措施,严厉打击铅酸蓄电池等涉铅行业,凡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一律关停。对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大户实施排污总量检查;对医药制造、光伏等其他行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制订整改计划,限期完成整治任务。

  此外,加强监管电力企业烟气脱硫设施运行、旁路铅封和自动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在《关于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停产整治或关闭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将83家企业列入停产整治或关闭名单。目前,全市已关停重点污染企业52家。

  -扩大参与面

  推进环境监管社会化

  嘉兴市成立了由市纪委牵头,宣传、公安、检察院、法院和环保等部门组成的市查处环境污染违法违纪案件专项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环境执法安全保障、案件公示、处罚审核等事项。嘉兴市环保局联合市检察院出台了《关于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若干意见》,建立嘉兴市环境权益维护中心,在全省率先启动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提高环境法律法规的震慑力;商请法院研究对拖延交纳环境处罚款的处罚措施,确保环境处罚决定的权威;商请公安部门和法院对拒不执行停产或查封决定的企业业主,采取行政拘留或司法拘留措施。

  今年以来,全市向检察院移送协助申请强制执行案件16起,目前执行到位6起,其中排污费3起,罚款3起,对两个对拒不执行停止生产处罚决定的当事人实行司法拘留。
 

  为加强环境监管区域协作,嘉兴市环保局出台了《关于建立边界环境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的意见》。与上海市金山区签署《交界区域环境联合保护工作协议》。建立《杭湖嘉绍边界环境联合执法工作制度》和边界地区项目审批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下发《关于建立县域边界环保联动监管机制的通知》。通过确立属地负责、相互监督、协作监管、综合协调等原则,构建起边界环境执法、审批、验收、应急联动体系,省、市、县三级边界环境监管实现全覆盖。

  比如打破属地管理束缚,允许一方佩戴由嘉兴市环保局统一制作的环境执法证,单独越境执法检查,执法行为属地环保部门予以等效认同;对边界地区的项目审批,一般项目通报对方,重大项目经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可能对边界区域造成污染影响的,必须征得边界另一方同意,有异议的项目提交上级环保部门协调处理。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