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甘肃 >> 正文

甘肃发现亚洲最多的恐爪龙类足迹

Eedu.org.cn 作者:洪蔚    资讯来源:中国科学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19

甘肃永靖恐龙足迹化石群复原图,恐爪龙类行走在蜥脚类恐龙旁边。艾米丽·威洛比绘
 
本报讯(记者洪蔚)恐爪龙类是一类著名的恐龙,其中最出名的要算“出演”《侏罗纪公园》系列的伶盗龙。近日,中、加、美、日、韩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宣布,他们在甘肃省永靖县的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发现了亚洲最多、最完整的恐爪龙类足迹。该足迹被命名为永靖驰龙足迹,为一新种恐龙足迹。
 
据介绍,恐爪龙类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长着硕大的弹簧刀般的第Ⅱ脚趾,这是它们捕猎的“杀手锏”。
 
有趣的是,第Ⅱ脚趾在恐龙平时行走时并不与地面接触,于是就留下了两趾型的足迹,这些足迹统称为恐爪龙类足迹。
 
“上世纪90年代初,恐爪龙类足迹首次被发现于中国四川,但足迹非常少,只有寥寥几个。”新化石研究者、甘肃地质博物馆总工程师李大庆回忆说,此后,恐爪龙类足迹在中国山东、韩国南部等地陆续有所发现,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比不上此次甘肃永靖的发现。
 
李大庆告诉记者,仅保守统计,迄今为止,在永靖已发现71个足迹,数量超过全亚洲其他地点同类足迹的总和。
 
“在二号化石点现场发现了六道行迹,这六道可能由3只不同恐爪龙类的恐龙留下。”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研究生邢立达介绍说,“其中一道行迹表明造迹者在转弯,这在世界上是首次发现。同时,研究表明,该造迹者在转弯时速度没有减缓。我们据此判断认为,造迹者具有良好的平衡性,其动作类似现生的鸵鸟”。
 
受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影响,人们总是认为恐爪龙类为集群捕猎,就像现生的狼群一样。但化石证据并不完全支持这一观点。
 
“永靖的恐爪龙类足迹并没有平行或密集地出现,这表明恐爪龙类可能是孤独的猎手。”研究人员之一、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菲利普·柯里解释说。
 
据了解,自1999年甘肃永靖恐龙足迹化石群被发现以来,众多学者先后对其从足迹形态、地层学、古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
 
该化石点最大的特色在于举世罕见的多样性,各种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鳄类、翼龙类足迹交杂在一起,数量多达数千枚。此次恐爪龙类足迹的研究大大加深了该化石点的研究程度。
 
研究人员在近日出版的《波兰地质学报》杂志上撰文描述了这批足迹标本。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