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甘肃 >> 正文

“黄河之肾”生态问题得到修复改善

Eedu.org.cn 作者:冯志军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19

  中新社兰州11月19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19日从甘肃省科技厅获悉,通过近三年的研究与实验示范工作,素有“黄河之肾”美誉的黄河甘肃玛曲段此前存在的草地退化、湿地面积萎缩、黄河水源补给量减少等严重生态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和改善。

  监测显示,项目实施以来,试验示范区植被盖度增加二成以上,毒(害)草下降25%以上,沙化草地风蚀量下降74.3倍,物种多样性上升10%—20%,牧草产量和优质牧草增加20%—30%,土壤有机碳和含水量提高10%—15%,草地生产力提高20%—30%。

  黄河在甘肃甘南州玛曲县境内流经433公里,形成了秀美的黄河首曲,草场与湿地共生的玛曲草原是“亚洲第一天然优质牧场”。黄河在玛曲段注水增流量占黄河源区径流量的58.7%,占黄河流域总径流量的1/6,是黄河水源补给的关键流域,素有“高原水塔”“黄河之肾”美誉。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玛曲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程度加剧,沼泽面积减少近2/3,补水量下降到30%,水源涵养补给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严重受损。为此,国家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列入发展规划重点支持。

  据了解,该项目以甘南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时空格局及其演变历史与趋势为重点研究区域,建立了63个地面观测点及3个重点监测示范区;提出并形成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玛曲)生态系统退化监测等技术体系20多套,制定了甘南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与优化调控及恢复治理总体方案,建立了玛曲降水资源调控技术集成系统。

  通过近三年的研究与实验,包括动态监测、资源调控、湿地修复、草地修复、裸地治理、牧业转型6个课题在内的这一项目近日在兰州通过科技部验收,日后将为国家重大生态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