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青海 >> 正文

青海湖牧民谈心愿:保护湿地生态让邻居也受益

Eedu.org.cn 作者:冯永锋    资讯来源:北青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24

  ■第二个心愿

  我希望女儿白玛措能够有机会重新上学,像我的儿子桑杰一样,得到好的教育机会

  南加的家,在青海共和县倒淌河镇,离青海湖东种羊场只有7公里。过去人们总嫌当地千万年来培养出来的物种这不好那不好,于是纷纷成立了良种场、改良场之类的“技术推广站”,结果,选育出来的品种不符合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有的肉质很好,但不耐寒;有的皮毛很好,但吃不惯当地的草,只能舍饲。而传统品种由于改良时的一些极端政策,经常被成批成批地彻底淘汰,导致想要恢复时,甚至无法找到足够强壮和丰富的基因量。湖东种羊场也经历了各种社会变迁,目前面临艰难的转型。南加所在的“村子”原来曾经被种羊场“兼并”,后来种羊场濒临解体时,又把村子还给了牧民。

  1998年以前,南加还在青海一带到处做生意,收药材,也收天珠、玛瑙等贵重物品,后来他回到“村子”,专心地经营草场和牛羊。而吸引他固守家乡的原因,是因为他想保护普氏原羚,想恢复草场,想保护湿地,想把湖边散落的白色垃圾都捡光。

  南加的女儿白玛措,今年19岁了,过去成天跟着他巡护普氏原羚,捡垃圾,种树,事情分摊了不少,上到小学4年级,就没再读下去。现在,要么在厨房里忙着熬茶煮肉,要么是帮着收拾日益庞大的“家”。

  南加的家,不仅仅有个“保护站”,而且有一个由六排“普氏原羚救助房”构成的青海湖普氏原羚救助基地。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内,南加救护了8只普氏原羚和3 只藏原羚,他的事迹被广泛传播后,得到了青海省林业厅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关部门出了200万元,在他家门前建造起了至少可以一次性救护10只普氏原羚的房舍,每间房前都有将近两米高的金属围栏,围出了一片十多平方米的空地。这样,一只普氏原羚万一被救下来,可以单独在一个足够安全又相对宽广的“救护处”里慢慢地复原。同时,南加还准备把救护基地作为公众宣传教育基地,因此,他又修起了另外一座房子,十多间屋都还空着,准备当宿舍、会议室、科普室。

  房子需要打理,需要白玛措和她母亲的巧手去帮助维护。有时候,南加会感觉到对不起女儿和家人,会涌起让女儿重新去上学的愿望。

  南加还有一个儿子,叫桑杰,马上就7岁了,他和姐姐一样,从小就跟着南加一起做这做那。南加这次铁了心,一定要把儿子送去上学,虽然上学比以前来得艰难了。青海和内蒙古等地,正在推行“撤村并校”,人数少的地方,都不再建设学校,被公认为最适合牧区特点的“帐篷学校”,早已经消失了。“现代化”的先进学校统一盖在某个城市的某个片区,孩子们不管年纪多小,都要走很远的路,才能上学。桑杰上学可以勉强通过寄宿和皮卡的接送来解决,但白玛措如何再上学,却是很让人困扰的事。南加能想出来的办法,是让这个青海湖边的公众环境教育基地尽快成形,来这儿的人多了,白玛措跟着一起学习,应当也是可能的。

  “保护站”前面的湿地上,有一片小小的铁丝网围起来的“气象监测点”,是青海师范大学在这里设置的。几年来,很多师生在这里进行生态方面的研究,吃住一度都依靠南加的“救护基地”来帮助解决。他们采了很多标本,承诺把采到的植物标本赠送给南加一份,与南加共同建设一个“青海湖生态科普室”,白玛措可以多多参与,慢慢地提升文化水平。

  ■第三个心愿

  我想让“果周”恢复野性,也想告诉人们,救护一只野生动物,需要注意些什么

  南加有时候也会担心,2012年的9月,桑杰会去上学吗?因为,桑杰有个自幼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果周”,可能不会轻易让他离家。南加在小卖店里买饼干,都是买两盒,一盒给桑杰,一盒给“果周”。

  “果周”是一只雄性普氏原羚的名字,现在,它每天就生活在南加家的房子后面,吃草,休息,闲望,从来没想过离开。它可能不是依恋人类的食物,而是舍不得这个家庭,尤其是舍不得一起长大的桑杰。

  按照科学家的统计,普氏原羚可能已经到濒临灭绝的边缘,种群数量最多1000只,主要分布在青海湖周边,大体分成7个小群落。每年的11月份之后,普氏原羚进入繁殖期,强壮、优秀的雄性普氏原羚,会得到不少雌性普氏原羚的青睐。南加曾亲眼见过1只雄性带着20只雌性慢慢地在领地里吃草。

  由于草原上遍布的网围栏的影响,普氏原羚很难躲过狼的追击,因为它们还没有加速,就已经跑到了网围栏的边缘。如果它们无法跃过一米多高的网围栏,要么挂死在围栏上,要么死在狼牙下。南加说,网围栏还有一个很多人没觉察的害处,是导致普氏原羚流产的概率大大提高。因为怀孕的普氏原羚身体加重,尤其是马上要生产的时候,笨重的身体就会被网围栏挂住,流产就会发生。“以前我望远镜没丢的时候,在每年的五六月份,普氏原羚的生产季节,都可以看到不少网围栏上,有普氏原羚流产的痕迹和证据。我觉得这太令人痛心了。”

  “果周”是南加救助的一只普氏原羚,它出生的时候妈妈就给狼吃了。南加此前巡护草原,救护小普氏原羚时,倒也简单,只要将其带回家,让山羊用奶喂它们,它们就会把山羊当成妈妈,晚上在家跟着吃奶和休息,白天跟着出去吃草,长大了自然也就野化了,自己回归普氏原羚群体了。可是果周很不幸,它被救出来的时候,正好山羊和绵羊的繁殖期已过,都处于“断奶期”,南加只好将它与自己的儿子桑杰一起“喂养”。

  两个小生命像兄弟那样缓缓地成长着,每一天都在互相嬉戏和互相思念中度过。只要一个不在身边,另一个就急得不行。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青海湖周边开展“乡村之眼”项目时,南加得到了一个小摄像机,他拍的就是桑杰与果周的故事,他给片子取的名字叫“兄弟”。

  在屋里,听说我们想看一看果周,桑杰拿起一个盘子,放上几块饼干,出门时用手捂着,因为屋外风很大。他走到一个铁网门前,嗬嗬地呼唤着,长着两只小对角的普氏原羚应声而来。它看到我们与桑杰在一起,很不客气地直接冲下斜坡,用头顶使劲地撞击铁门,发出巨大的声响。桑杰笑着说,它这是嫉妒了,它只想让我和它在一起。

  南加很希望果周能够回到自己的种群里去,而不要再和人类混在一起。虽然和桑杰在一起,会很快乐,但也会很孤独。9月份之后桑杰上小学了,到远方去寄宿,果周不可能跟着去。

  “当年保护前面的湿地,黑颈鹤来得多了。我怕它们饿着,就买鱼喂它们。后来我就有意识地不喂了,因为,我怕它们离不开人类,丧失了自己的野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