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溪生态三部曲 点燃绿色崛起梦想
重庆巫溪宁厂古镇
中岗乡谢久兵林下生态鸡一角
重庆巫溪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
重庆巫溪,地处渝陕鄂结合部,是重庆市最边远的区县之一,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短板”。
“劣势在山、出路在山,困局在山、希望在山。”经过多年实践,重庆巫溪县委、县政府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做生态文章,闯出了一番发展新天地。
2012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和多种要素制约影响下,重庆巫溪坚持“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重庆巫溪,正点燃几代重庆巫溪人的“绿色崛起”梦。
生态治理 建设渝东北“生态明珠”
“九山微水一分田”——这是幅员4030平方公里的重庆巫溪山多地少的生动写照。
曾经,地处偏远的重庆巫溪以木为薪,毁林开荒致使植被破坏。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重庆巫溪加强林木资源保护,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成为重庆市森林资源第一大县,为三峡库区提供了最完备的生态屏障。
人人参与 打造“生态明珠”
重庆巫溪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绿化造林、美化环境工作,全县每年参与义务植树的人数高达35.5万人次,年植树130万株,义务植树建卡率98%,尽责率95%,群众对绿化重要性的知晓率达到99.6%。
自上世纪80年代建造8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开始,重庆巫溪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尤其是在1998年被纳入长江流域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县以后,更是举全县之力,人人参与植树造林,人人保护森林资源,成功打造了渝东北最耀眼的“生态明珠”。
“重庆巫溪县绿化造林工作重点实施城市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农村绿化、天然林保护五大工程。”重庆巫溪县林业局局长郑应万介绍。2012年,重庆巫溪圆满完成森林工程造林任务,造林12.6万亩,全县森林面积达到374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61.9%,活立木蓄积1300万立方米,是重庆市森林资源第一大县,是长江三峡库区最为完备、最为坚强的生态屏障,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三措并举 保护森林资源
历年来,重庆巫溪县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连续8年未发生森林火灾、重大病虫害、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重大破坏森林资源案件。
“我们从3个方面,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郑应万介绍,一方面是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严格规范管理和落实责任,确保了无重大森林火灾、森林防火人员伤亡和山火烧毁民宅事故发生。
另一方面是加强有害生物防治检疫。近些年来,重庆巫溪县通过开展检疫执法行动,严查林业检疫违法行为,筹措经费力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以及实施产地检疫,严格办理出省(市)调运检疫及市内检疫证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重庆巫溪县还切实加强林政管理,“重拳出击”,坚决打击滥砍、滥伐、盗采等毁绿违法行为。近3年来,全县查处各类破坏森林、绿地和偷盗野生动植物的案件374件422人,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
生态治理 优化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治理,是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
2012年,重庆巫溪在全县实施“一池三改”,农村环境得到了更好的保护。目前,全县共建有农村户用沼气池40181口,沼气入户率达到31.9%,每年可节约薪柴18.3万吨,可保护森林6万余亩。
同时,重庆巫溪锐意创新,组建“资源管理委员会”,通过提高资源管理水平,统筹资源配置和开发,深入开展了行业专项整治,关停并转效益不好、浪费资源的开发企业,依法收回资源开发权,杜绝了对资源“乱圈乱占、占而不用”的行为。
除此之外,重庆巫溪还建立健全循环发展模式——以水电、风电为电力支撑,以矿产提纯及余热发电为主干产业,以矿电联营、循环利用为目标,积极开展与国家电网的协作,探索建立边远贫困山区利用资源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确保地方能源最大程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生态农业 让重庆巫溪有机食品走向全国
重庆巫溪县总人口近54万,其中农业人口超过42万,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和农业人口大县。重庆巫溪属于立体气候,光热丰富,是重庆市光照最好的地区,每年日照最高可达1900个小时,这为重庆巫溪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提供了天然优势。目前,重庆巫溪是重庆市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最多的县之一。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广东韶关市长“亮家底” 谋划绿色崛起 海南政协委员建议发展绿色矿业 助推绿色崛起 东莞力争五年内建成国家级生态市 实现绿色崛起 黄山“产业生态一体化”推动绿色崛起 生态环境:绿色崛起最基本的依托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走“绿色崛起”之路 开启绿色崛起新征程 “生态文明”引领城市“绿色崛起” 坚持低碳发展 粤北山区绿色崛起走出生态文明路 科学发展的生动答卷 绿色崛起的江西样本 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绿色崛起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