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重庆 >> 正文

重庆巫溪生态三部曲 点燃绿色崛起梦想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重庆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30

  重庆巫溪宁厂古镇

  中岗乡谢久兵林下生态鸡一角

  重庆巫溪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

  重庆巫溪,地处渝陕鄂结合部,是重庆市最边远的区县之一,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短板”。

  “劣势在山、出路在山,困局在山、希望在山。”经过多年实践,重庆巫溪县委、县政府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做生态文章,闯出了一番发展新天地。

  2012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和多种要素制约影响下,重庆巫溪坚持“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重庆巫溪,正点燃几代重庆巫溪人的“绿色崛起”梦。

  生态治理 建设渝东北“生态明珠”

  “九山微水一分田”——这是幅员4030平方公里的重庆巫溪山多地少的生动写照。

  曾经,地处偏远的重庆巫溪以木为薪,毁林开荒致使植被破坏。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重庆巫溪加强林木资源保护,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成为重庆市森林资源第一大县,为三峡库区提供了最完备的生态屏障。

  人人参与 打造“生态明珠”

  重庆巫溪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绿化造林、美化环境工作,全县每年参与义务植树的人数高达35.5万人次,年植树130万株,义务植树建卡率98%,尽责率95%,群众对绿化重要性的知晓率达到99.6%。

  自上世纪80年代建造8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开始,重庆巫溪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尤其是在1998年被纳入长江流域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县以后,更是举全县之力,人人参与植树造林,人人保护森林资源,成功打造了渝东北最耀眼的“生态明珠”。

  “重庆巫溪县绿化造林工作重点实施城市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农村绿化、天然林保护五大工程。”重庆巫溪县林业局局长郑应万介绍。2012年,重庆巫溪圆满完成森林工程造林任务,造林12.6万亩,全县森林面积达到374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61.9%,活立木蓄积1300万立方米,是重庆市森林资源第一大县,是长江三峡库区最为完备、最为坚强的生态屏障,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三措并举 保护森林资源

  历年来,重庆巫溪县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连续8年未发生森林火灾、重大病虫害、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重大破坏森林资源案件。

  “我们从3个方面,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郑应万介绍,一方面是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严格规范管理和落实责任,确保了无重大森林火灾、森林防火人员伤亡和山火烧毁民宅事故发生。

  另一方面是加强有害生物防治检疫。近些年来,重庆巫溪县通过开展检疫执法行动,严查林业检疫违法行为,筹措经费力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以及实施产地检疫,严格办理出省(市)调运检疫及市内检疫证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重庆巫溪县还切实加强林政管理,“重拳出击”,坚决打击滥砍、滥伐、盗采等毁绿违法行为。近3年来,全县查处各类破坏森林、绿地和偷盗野生动植物的案件374件422人,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

  生态治理 优化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治理,是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

  2012年,重庆巫溪在全县实施“一池三改”,农村环境得到了更好的保护。目前,全县共建有农村户用沼气池40181口,沼气入户率达到31.9%,每年可节约薪柴18.3万吨,可保护森林6万余亩。

  同时,重庆巫溪锐意创新,组建“资源管理委员会”,通过提高资源管理水平,统筹资源配置和开发,深入开展了行业专项整治,关停并转效益不好、浪费资源的开发企业,依法收回资源开发权,杜绝了对资源“乱圈乱占、占而不用”的行为。

  除此之外,重庆巫溪还建立健全循环发展模式——以水电、风电为电力支撑,以矿产提纯及余热发电为主干产业,以矿电联营、循环利用为目标,积极开展与国家电网的协作,探索建立边远贫困山区利用资源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确保地方能源最大程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生态农业 让重庆巫溪有机食品走向全国

  重庆巫溪县总人口近54万,其中农业人口超过42万,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和农业人口大县。重庆巫溪属于立体气候,光热丰富,是重庆市光照最好的地区,每年日照最高可达1900个小时,这为重庆巫溪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提供了天然优势。目前,重庆巫溪是重庆市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最多的县之一。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