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笔林业碳汇交易有望本周内敲定
由业主投资完成项目再寻找买家的单边模式开全国先河
本报讯(记者 胡彦殊) 11月23日,“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实施各方在省林业厅碰头会,从中午一直持续到了晚上,但比起这一项目长达5年的长跑,这算不了什么。如不出意外,本周内这个项目将成为继“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后,国内第二例注册并实施的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其单边模式则首开全国先河。
11月16日,该项目在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的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CDM-EB)成功注册,将在理县、茂县、北川、青川、平武5个县的21个乡镇28个村的部分退化土地上建立多功能人工林2251.8公顷。在第一个计入期20年(2007-2026年),预计可实现减排量约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汇收益预计上百万美元。
省林业厅直属国有林业企业大渡河造林局是这一项目实施的业主。为实施这一项目,该局投入了大量资金。碳汇的补偿收益将与项目实施地的林农共同分享,林农占大头,项目所在地5个县的12745名农民将从中受益。
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基于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CCB)标准的林业碳汇项目,也是一个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三方受益的标准,远超出了碳汇补偿的价值。
目前全球的碳汇交易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双边模式,中国第一例林业碳汇项目———“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即事先找好买家,双方共同完成项目。第二种即是目前我省首先尝试的单边模式,即业主投资完成项目,再寻找买家。与第一种模式相比,单边模式的难度更大,风险更高,一方面需独立投资完成项目,并独立承担自然灾害等因素对森林造成破坏的风险,另一方面还得承担市场风险。
在目前国内并没有成形的碳汇交易市场的情况下,该项目预计在本周内的签约具有破冰意义。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今日揭牌 中国林业碳计量方法体系研讨会举办 我国林业创新面临八大热点问题 林业局:我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六大潜力 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具有较大潜力 富饶的“绿色王国” 购千元碳汇可换车贴 人群密集地设碳补贴服务点 迈向多彩生态文明 高度重视林业的改革和发展 贾治邦:林业建设事关经济、生态和气候安全 国家林业局与广西合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 林业与土壤,息息相关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