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云南 >> 正文

珠江源头森林生态持续改善

Eedu.org.cn 作者:唐云川    资讯来源:曲靖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4/7

  本报讯我市地处珠江之源、乌蒙之巅,有“珠江源头第一市”和“入滇锁钥”之称。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14年底,全市森林蓄积量49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4%。

  珠江源区发育于喀斯特地貌的湿地生态系统,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的自然保护区,汇聚而成的珠江是我国第三大河,全长2214公里,流经滇、黔、桂、粤、港、澳六省(区),流域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珠江源头的保护与治理,对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珠江流域生态安全和水环境安全,保证中下游水资源供给,减少旱涝灾害,促进六省(区)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春夏时节,漫山遍野马樱花,鲜艳夺目,令人流连忘返,成为休闲、旅游、观光的胜境。

  多措并举强生态,“十二五”以来,我市整合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珠防工程、封山育林等项目资金政策,加快木本油料、速生林、碳汇林、能源林、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新增造林284.3万亩,植树8413万株,退耕还林8.5万亩,治理陡坡地41.9万亩,治理石漠化89.84万亩,建设农村沼气池103931口,生态脆弱区得到有效修复。2014年起,我市又开展了以麒—沾—马为轴心的城市生态圈规划,全面推进城乡绿化三年攻坚行动,珠江源头的森林生态屏障基础日趋巩固。

  创新思路强保护,市林业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依法加强对珠江源自然保护区管护。建立森林公安、专职护林员、兼职护林员三级联动形式,积极推行“一二二一”模式,共同参与,协同作战,对侵占自然保护区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有力打击,严防森林火灾发生,年森林火灾受害率均控制在0.8‰以内,取得了连续26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优异成绩,在全省森林防火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连续五年被评为一等奖。注重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6.8‰以内,形成珠江源头自然保护区的立体网络体系,全力维护了森林资源的安全;加大对珠江源头工矿企业监管力度,关停并转一批高耗能、排污不达标企业,实行矿区开采损坏植被绿化风险抵押金制度,确保因矿业开采损毁植被得到及时恢复,坚决遏制侵蚀珠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争取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支持,妥善化解过境公路、铁路、水电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占用林地矛盾问题,确保在限额内使用林地,实现保护区面积不减少,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占用林地有保障。

  落实政策惠民生,利用各种金融扶持政策,鼓励、规范引导林农,积极用林地资源从事林业产业经营。组织保护区4.31万户农户的14.7万人从事林药、林菌、林畜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综合开发,林下产值达2.7亿元,实现人均创收1836元。引导群众从砍树卖钱向不砍树也能致富转变。依托珠江源头的“山、水、树、洞、花”,举办“休闲林业”,兴办“森林人家”、“森林氧吧”、“生态山庄”等,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珠江源景区年接待游客人数达47万人次,森林旅游成为保护区内群众增收新的增长点。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方式,利用林地流转,大力培育扶持林业龙头企业发展,全市林地、林木流转2327宗,林权流转面积20.69万亩,办理林权抵押贷款面积12.5万亩,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37亿元,走上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关注困难群体,做好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补助、天然林管护经费兑现工作,按时足额兑现到保护区范围内群众手中。严格执行森林火灾保险、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政策,切实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存在的困难。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