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打造“山清水秀生态美”名片 走和谐发展之路
植物界的“大熊猫”——金花茶
生活在邦亮长臂猿自然保护区中的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东部黑冠长臂猿
防城港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良好。图为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保护区
生态立区 绿色崛起
广西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决定了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广西地处江河上游和边境海疆,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关系自身发展,也关系到下游地区和周边国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广西最具魅力、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大的比较优势,为把这一优势保持好、发挥好,自治区党委、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性问题来抓,积极探索实践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高度融合的新道路。
“十五”时期,广西不断增加环保投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解决了一批危害人民群众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5年,基于对广西区情的深刻认识,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建设生态广西的重大决策,要用20年时间基本完成生态省(区)建设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全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努力造就既有较发达生产力,又保持蓝天碧海、山川秀美的生态广西。
进入“十一五”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断深化区情认识,审时度势,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200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广西的决定》,同年9月启动实施《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
2009年8月,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到自治区环保局调研,指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是提升广西发展优势和竞争力的战略需要,当前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最好的时期,也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时期。
2010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生态省区建设内涵,作出了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提出了“生态立区,绿色发展”战略思路,要求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经济资源协调、生态产业发达、生态屏障坚实、自然人文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十一五”时期,广西坚持不懈地把独特的生态优势保护好。开展节能减排攻坚战,加大生态广西建设,引导资金投入,探索建立以小资金引导大生态建设的模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及政策创新研究,取得良好成效。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春节与广西人民群众共度佳节时,满怀深情写下了“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对联,这是对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称赞。
进入“十二五”,自治区党委提出了“生态立区、绿色崛起”的战略思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确保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两不误”、“双促进”。
自治区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立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各部门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视野在拓展,思想在转变,实践在深化,10年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历程告诉人们:在探索实践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征程上,广西已经迈出铿锵有力的脚步,“生态立区,绿色崛起”的理念正在全社会逐步树立,建设山川秀美、和谐宜居的生态广西逐渐成为共识。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德州:生态美市助力幸福德州 陕北大绿化 关中园林化 陕南森林化 陕西林业“生态美”建设论坛在西安召开 陕西省繁荣森林文化推动“生态美”建设 生态美背后是生活美 用“生态美”带动“生态游” 探寻大学里的“生态美” 公园之城静静流淌生态美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