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打造“山清水秀生态美”名片 走和谐发展之路
保护生态 长远发展
过去的10年,生态保护奏响最强劲的乐章。
许多人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然而熟悉广西的人知道,广西处处是桂林。10年来,广西切实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十一五”时期,新建了东部黑冠长臂猿、凌云洞穴鱼类等6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金钟山黑颈长尾雉,雅长兰科植物等5处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全区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78个,保护区总面积达145.10万公顷,建成了布局合理和类型科学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大力推进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湿地保护、中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积极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全区营造林面积达到114.2万公顷,完成义务植树3.7亿株;完成18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0平方公里;森林资源大幅增长,森林覆盖率超60%,位居全国第4位。全区有22个县(区)、2个乡镇和1个村分别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生态村命名。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准建设,实现了广西国家湿地公园零的突破。
漓江是广西风光的精华,是桂林山水的精髓。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漓江生态建设,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漓江流域生态环保纳入法制轨道。严格控制漓江流域的工业发展,搬迁了临近漓江的几十家企业,“两江四湖”工程建成,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加快建设,漓江流域以及桂林地区的生态环境总体保持优良。
山清水秀 和谐宜居
“庭前看花开莺飞,听鸟鸣水声,入则可坐享都市生活之繁华,出则可静观自然山水之纯美……”这样美好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如今对广西居民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梦。过去的10年,在经济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情况下,广西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2011年,广西在经济增长12.3%,能源消费总量增长8.5%,人口自然增长7.67%。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全区14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为98.8%,13个设区市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的占92.9%;全区39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为95.9%,13个省界断面和21个市界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水质标准,优良率分别为100%和95.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7%;近岸海域水质保持良好,海水功能区达标率为88.6%;生态环境质量、城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处于正常水平。
广西各城市依托“城考”平台,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逐年改善环境质量,打造城市品牌。南宁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和“联合国人居奖”,柳州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桂林市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北海市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10年看变化,如今的八桂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人与自然更和谐,“山青水秀生态美”已成为广西的发展优势和名片!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德州:生态美市助力幸福德州 陕北大绿化 关中园林化 陕南森林化 陕西林业“生态美”建设论坛在西安召开 陕西省繁荣森林文化推动“生态美”建设 生态美背后是生活美 用“生态美”带动“生态游” 探寻大学里的“生态美” 公园之城静静流淌生态美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