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广西 >> 正文

生态惠农 改向环境要效益

Eedu.org.cn 作者:孙志    资讯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2/18

  北国飘雪时节,初冬的桂北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广西灌阳县小龙村的山坡上,一片有着几百年历史的银杏林里满地金黄,一群群游客沿着环村的清澈小溪,穿过村中明清时代的古建筑来到这里观赏银杏。在游客的镜头中,这一切显得既古朴又诗意。

  在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良好的灌阳县,“春季赏花、夏秋采果、冬日看雪、四季徒步、赏乡村美景”是人们对这座小城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概括。

  从灌阳县千家洞雪梨黑李产业(核心)示范区的山顶往下看,总面积25000亩的区域内,雪梨、黑李树虽然已经脱下绿装,但连绵不断的果树仍然颇为壮观。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都是盛开的梨花,前来观赏的游客人山人海。”果农戴克增说,当地通过在村屯周围、房前屋后及路边空间发展小花园、小果园,带旺了农家乐,让游客在游览观光的同时也能体验当地的瑶族饮食文化以及自助摘果的乐趣。

  由于昼夜温差大,生态条件好,出产的水果品质优良,灌阳雪梨和灌阳黑李分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和“中华名果”称号。优越的自然环境使灌阳县成为广西重要的水果生产县,目前全县种植水果27万多亩,形成了以“南橙(子)、北(黑)李、中雪梨”为主,因地制宜种植多种水果的发展格局。

  “我们的水果每年都是收购商主动上门收购,根本不愁销路。”灌阳县千家峒水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戴大权说,合作社有120多户果农参加,采取统一生产标准、技术规程、农资供应、产品质量、品牌销售“五个统一”原则进行管理,每年出产的600多万斤水果都是还没长熟就被订购一空,销往湖南、广东、云南甚至越南等地。

  在灌阳县新街镇龙炼村,村委会主任邓敬春正和村民一道把刚刚采摘的百香果装箱,准备运往桂林市销售。在当地政府引导下,今年3月邓敬春带领村民种植120亩百香果,每亩第一年投入4000元,当年能收获2500至3000斤百香果,按当前每斤4元的收购价算,每亩每年能获利6000元以上。“我们这里的气候很适宜种植百香果,风味和甜度都有保证。”邓敬春掰开一个粉红色的百香果,香甜的气味顿时扑面而来。

  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灌阳县县长陆桂弟介绍,当地正通过建设文化展示中心、生态徒步道、自行车道、生态休闲憩息区、农家乐等休闲旅游设施,以雪梨、黑李产业为基础,推广自助采果、自行车巡游、徒步运动、瑶族饮食文化体验等项目,全力打造休闲旅游观光农业。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新疆喜见大芸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