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湖北 >> 正文

湖北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湖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1
  近年来,我省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深层次的矛盾就是三次产业的结构问题。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着力开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重点也已由“保增长”向“调结构”转变。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既是我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我省“十二五”时期争创新优势、赢得新机遇,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湖北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我省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总量明显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成长加快,产业集聚化水平逐步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产业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比较发达省份,发展不够仍是当前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规模总量不大,产业优化速度不快,工业化程度不高,中心城市辐射不强。从三次产业发展上看,一产偏“老”,劳动生产率低下、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较低;二产偏“重”,工业总体规模水平较低、产业链条不够完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较大、创新能力不强;三产偏“弱”,服务业总体规模不大、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市场化程度不够等。“十二五”时期我省产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既迎来了国家区域战略继续推进、产业振兴政策全面实施、扩大内需刺激势头强劲、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速、产业梯次转移明显加快,新一轮技术革命蓄势待发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发展路径依赖加深、价值链条低端锁定等严峻挑战,但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因此,未来五年将是我省积极抢抓机遇、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对接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才能构筑我省未来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我省“十二五”时期的跨越式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和方向

  “十二五”是我省由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成熟阶段转变的重要时期,要立足省情和结构矛盾,着眼于更长时期的结构升级要求,全面实施规模化、高端化和“两型”化的产业“三化”战略,加快我省结构调整由过去的比例关系的调整,转向以强化薄弱环节为主的功能性调整,促进产业由原材料型重化工业向重加工业、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转变,着力培育下一轮经济增长的高增长性产业。产业规模化战略即培育“大产业”、壮大产业集群、打造“大企业集团”;产业高端化战略即加快产业间升级、产业内深化、产品的全方位升级;产业“两型”化战略即树立“两型”发展理念、选择“两型”发展路径、明确“两型”发展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上,要坚持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一是以高新技术产业“牵引”传统产业。我省传统产业的存量较大,单靠本身发展远远不够,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把先进科技与传统支柱产业结合起来,以高新技术优化传统产业“存量”。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又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最终实现产业的高技术化发展。

  二是以新兴产业“孕育”主导产业。

  基于我省产业被长期低端“锁定”和“增量”发展不足的现状,要率先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引领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充分发挥我省拥有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若干高新产业、最近又被批准为国家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优势,大力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化,形成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新兴产业结构。

  三是以现代服务业“助长”制造业。我省正处于重化工业深化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对工业的发展制约明显,因此要加快二三产业的融合,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和包括网络服务、移动通讯、信息服务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引导和培育动漫、软件外包、临空经济、通用航空等新兴服务业发展,通过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十二五”时期,针对我省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应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加快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我省应大力扶持“新能源”、“环保”等战略先导产业,做大做强电子、生物、现代装备等主导产业,保持钢铁、石化和汽车等支柱产业在国内的优势地位,推进纺织服装、食品和造纸等传统优势轻工业改造升级;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以农业机械化、农村信息化、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技术创新作为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和主攻方向,推动我省产业发展走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力度,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载体。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积极抢抓我国即将实施的“宽带中国”战略机遇,推动信息化应用全面渗透,促进我省信息化和工业化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融合。以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作为两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突破两化融合的技术障碍,围绕企业、行业、区域层面选准切入点,组织实施两化融合试点。深入推进信息技术行业应用,为各行业信息化改造和优化升级提供关键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通过试点、示范,努力使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先进水平。

  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化水平。以行业准入和企业兼并重组为重要手段,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投资,提高我省的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鼓励行业骨干企业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协作、投资、供应链管理等方式带动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围绕钢铁、有色、化工、水泥、汽车(主要是专用汽车)等规模经济效益领域的重点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依托,引导企业通过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实现产业错位发展。重点抓好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建设,引导产业向开发区和园区集聚。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支持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在“武汉城市圈”建立低碳经济试验示范区,探索区域低碳发展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大力发展核电装备、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等低碳产业,加快推进低碳技术产业化。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和体系,狠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开展先进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三大重点领域节能,不断降低能耗。完善淘汰落后产能考评机制与激励机制,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投资立项、环境评价、土地供应、信贷融资、电力供给等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加快淘汰钢铁、水泥、玻璃、焦化、电石、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