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湖南 >> 正文

鱼米之乡应对气候变化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16

  适应气候变化,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洞庭熟,天下足。”洞庭湖区域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天下粮仓”的美誉。提高环洞庭湖区域的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湖南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省气象局局长常国刚介绍,面对气候变化的现实威胁,湖南省气象部门不断增强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在岳阳组建成立了“洞庭湖气候中心”,开展气候变化对洞庭湖湖泊、湿地等的影响评估,加强洞庭湖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同时,不断加强环洞庭湖区现代化气象装备设施的建设,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筑牢防灾减灾防线,目前在环洞庭湖地区已建成3部多普勒天气雷达、1000多个自动气象站。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开展“直通式”为农气象服务,也是湖南应对变幻莫测的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在沅江市草尾镇大地农业蔬菜基地,记者看到,有几座大棚薄膜破损,东倒西歪。这里的气象信息员介绍,4月18日,一场7级多的大风袭来,幸好他们提前得到了气象预警信息,紧急加固了300多个大棚,绝大部分大棚都安然无恙。

  沅江市气象局局长舒芳告诉记者,全市组建了474人的乡镇气象信息员队伍,创建气象预警发布平台,向全市1000多名种养大户、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免费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还建立了大棚小气候观测站、乡村大喇叭等现代化气象监测、预警设备,在如今天气常常“走极端”的情况下,为农气象服务成效显著。

  气候变化对洞庭湖区防汛抗旱带来的影响已经较为明显,有效应对频繁发生的干旱和洪涝等灾害,还有一些短板亟待补上。岳阳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固华建议,继续加强洞庭湖区堤防工程建设、加快蓄洪安全建设、加快河湖疏浚及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建设排涝工程及蓄水工程。

  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气候变化趋势

  在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的同时,湖南各地正在努力通过建设“两型社会”、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举措,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恶化的趋势。

  在岳阳市湘阴县,有一栋远近闻名的节能低碳建筑——T30。这栋塔式建筑由湘阴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承建,高30层。工作人员熊志华说,T30的用钢量比常规建筑少10%—20%,混凝土少80%—90%;比常规建筑实现5倍节能、20倍空气净化,建造成本低10%—30%。采用了30多项节能技术,甚至电梯运行的动能都用来发电。

  T30可以说是湖南清洁低碳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湖南省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樊安珍告诉记者,湖南近几年来研发清洁低碳重大关键技术近100项,一批成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在新能源、循环经济、重金属污染防治、餐厨垃圾资源化等方面技术优势明显。去年,湖南召开全省会议推广十大清洁低碳技术共800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800亿元。

  在汨罗市,过去的“破烂王”成为循环经济的带头人,一座座“城市矿山”节约了数百万吨的资源能源,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汨罗市的废品回收行业历史悠久,近年来,当地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再生资源回收与加工利用示范基地。目前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聚集回收加工企业200多家,形成了再生铜、铝、不锈钢、塑料以及报废汽车、电子废弃物拆解等特色板块。

  “汨罗市以社会大循环、园区中循环、企业微循环促进节能减排,摸索出了自己的低碳绿色模式。”汨罗市副市长黄春根说,汨罗拥有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区)的回收网络和134家规模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去年回收全国各地的废旧物资200万吨,生产再生铜、铝、塑料、橡胶等再生材料100多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低碳技术,“关、停、转”、淘汰高耗能产业,湖南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控制。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张银桥说,湖南万元GDP能耗已由“十五”末的1.4吨标准煤下降到“十一五”末的1.2吨标准煤,相当于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多万吨。

  樊安珍介绍,下一步,湖南省将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摸清“家底”;成立低碳发展促进中心,将其打造成利用国外各类支持节能减排资金的平台,以国际融资引导企业进行节能降耗;颁布《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考核制度》,根据考核情况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给予多种形式的奖惩。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