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能源高粱研究引起世界关注
目前,省农科院能源高粱研究引起世界有关组织和机构关注。美国农业部植物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多米尼加共和国一家以生物质能源研发与生产为主的Chibas公司等,先后派人到省农科院考察访问和学术交流能源高粱研究成果,还达成了进一步开展合作的初步意向。
近年来,省农科院适应市场需求,开展了以能源型高粱育种为主,粒用型、饲草型和工艺型高粱育种为辅的专用高粱品种选育。围绕甜高粱能源利用途径,开展了甜高粱茎秆含糖量变化规律和品种抗蚜虫性研究。现拥有高粱、甜高粱“三系”育种材料2000多份,中间材料5000多份;建立抗蚜不育系选育、甜高粱保持系选育、抗蚜恢复系选育、高含糖量选育“四大体系”。
经在盐碱地进行甜高粱品种、施肥、浇水、播期、密度、收获期、储藏、土壤等八项种植试验,省农科院还摸索掌握了一套盐碱地种植甜高粱技术,累计示范种植甜高粱品种20多个,面积5000亩。其中“能饲1号”甜高粱,夏播茎秆亩产4800公斤,春播亩产可达6000公斤,可用于生产饲草或发酵生产酒精。夏播早熟高粱杂交种——— 冀粱1号,高产、早熟、抗倒、抗病,夏播生育期95天左右,亩产416公斤。这些研究成果,为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建立甜高粱生化生产基地和生物质能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