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水电开发: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近年来,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效地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大大减少了黄河的输沙量。这是从中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8日发布的《1999年至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中获悉的。
报告显示,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10年来,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有利时机,装机规模由成立之初的288万千瓦增加到现在的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从成立之初的90亿千瓦时增加到今年的260亿千瓦时;主营业务收入从成立之初的8亿元增加到今年的40多亿元。
黄河上游梯级电站水库的相继蓄水,形成了较大的人工湖泊,增加了湿地面积,仅龙青河段(龙羊峡至青铜峡)已开发电站就增加湿地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改善了库区周边地区生态气候。大型水电站库区的拦沙使黄河的输沙量降低了约61%,冬季出库较高的水温使凌汛破坏率从86.08%—100%降低为11.77%—18.23%。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换个角度看“荒”字 水电开发:规划环评需先行 马军:西南水电过度开发无助节能减排 苏州农业寻求“生态”效益 白恩培代表:怒江水电开发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立县” 湟源小流域治理彰显生态大效益 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总价值为3172.08亿元 世界上的水电开发总是与生态环境成正比? 流域水电开发的四个原则 云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启动 首批补偿8200万元 景德镇:千年瓷都欲成“绿都”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