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启动新能源内需
当前,有关部门对于新能源发展形势的判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产能过剩”,而另一种则认为“判断有失公允”。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笔者不敢妄下结论,但有一点无可争议:新能源的国内需求严重不足。
从全国能源结构来看,新兴能源所占的比重可谓微不足道,对整个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传统能源供给格局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在2008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构成中,风电、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所占份额不足2%。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能源的产能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价格高、基础设施不匹配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的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制约了国内的用户终端开发和使用,导致生产与国内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这方面以光伏产业最为典型:虽然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销往国外的比例竟高达98%;国内高纯多晶硅的产量高达4110吨,但供应国内市场的却不超过三成。
要使新能源产品更好地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服务,就必须在加强科学规划的同时,调整国内的能源消费政策,鼓励使用新能源,以大规模地启动国内市场。这样不仅有助于消化产能,更重要的是,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会促进这个行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同时也能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一次性资本投入、税收优惠、价格补贴、研发支持等,欧洲的很多新能源市场都是在这些公共政策支持下发展起来的,这对中国应是个重要的经验。(胡菊芹)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